中医养生气失常有六大表现
中医养生:气失常有六大表现
生气时生活中难免的事情,但是生气的危害是很大的,这也是我们都知道的,中医专家分析说经常生气可能会有下面的六种气失常表现。
气失常一:气虚
概念:指元气耗损,周身之气不足及功能减弱,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气生成不足。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复等所致。
表现:全身性气虚,可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偏于元气虚,则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则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
气失常二:气滞
概念:即气机郁滞,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遏气机。或外邪内犯,抑遏气机,或因脏腑功能障碍而气机郁滞,或因气虚运行无力而郁滞等所致。
表现:气滞于某一局部,可见胀满、疼痛之症,甚则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气滞亦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如肺气壅滞,可见胸闷,喘咳;肝郁气滞,可见胁肋胀满,少腹胀痛;脾胃气滞,可见纳呆,脘腹胀痛;胃肠气滞,则可见腹胀而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而舒。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等脏为多见。
气失常三: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降失常,或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伤,或饮食寒温不适,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等引发脏腑之气上逆所致。亦有因气虚而上逆者。
表现:气逆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气喘;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而胀,面红目赤而易怒;若肝气暴张,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则可发作咯血、吐血,甚则壅遏清窍而发作昏厥。因虚而气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虚而不纳气,均可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亦可导致胃气上逆。
- 上一篇:冬季养生方法得当拥抱健康很轻松
- 下一篇:三种藏头露尾的影子笔悄男
- 2025-11-05陕西周至旅游西安周至县旅游攻略这些景点值
- 2025-11-05曼谷雨季旅游攻略泰国推出雨季旅游促销活动
- 2025-11-05基隆旅游景点台湾的十大旅游景点
- 2025-11-05去蓟县旅游带什么到蓟州玩一定要带回家的蓟
- 2025-11-05杭州到广西旅游杭州至广西百色有了直航航班
- 2025-11-05青海可可西里旅游攻略可可西里的旅行攻略来
- 2025-11-05旅游包推荐夏天30岁的长期主义6种包包满
- 2025-11-05木格措旅游攻略四川康定木格措旅游攻略
- 2025-11-05湖北省文华旅游厅湖北全球征集文旅宣传语主
- 2025-10-28防止靴子下滑的小窍门冬天就爱穿的长靴掉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