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食疗的四大误解
对中医食疗的四大误解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些戴着药物“帽子”的食物,产生了诸多误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对中医食疗的四大误解。
误解一:能用药物治好的病,就能找到相应的“食物医生”。“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不代表能吃的都是药。”药物疗效强,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食物的疗效不及药物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药物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需要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用药,绝不能贻误。
误解二:一个方子谁都能用。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快,人们获得治疗方法不再单纯通过医生,而是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电视等媒介。“降糖食疗方”、“癌症痊愈食疗方”等,往往会在该类病人间“广为传诵”。中医食疗讲究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即便表现出来的都是高血压、糖尿病,可能每个人的病因都不一样。“更何况,每人的基础体质也不一样,有人适合喝绿豆汤,有人一喝就拉肚子。”晁恩祥也表示,不论中药方还是食疗方,都是很复杂的。“我一天看几十个病人,不可能开出同样的方子,食疗也是一样。”
误解三:食疗是绝对安全的。很多人觉得,药物多少都有些毒副作用,而食物是安全无毒的。对此,周俭并不认同。“食物药性确实比较弱,拿最近很火的绿豆打比方,其性凉,大量吃可能导致脾阳受损,日久会出现胃痛、怕冷、腹胀、腹泻等问题。”无论食物还是药物,只要其中的药效成分多到一定水平,就有毒性。这就是毒理学的基本原则:剂量决定毒性。“生茄子中含有茄碱这种毒素,就是土豆发芽时产生的毒素,生茄子吃的量大了之后,就和吃发芽土豆一样危险。”
误解四:食疗无需医生,可以自己操作。许多人看了一两篇文章,就给自己的体质定性:或寒或热、或实或虚、或燥或湿。而后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食疗,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个人身体的状态十分复杂,大多数人的脏腑都是寒热夹杂,或湿热并重,或表虚里实,或表实里虚,各人都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病人,今日和明日的状态也不会相同。不能简单判定体质就擅自应用各种食疗方。”晁恩祥说。
知道了对中医食疗的四大误解,如此片面夸大食疗功效,不仅会毁了食疗,也会逐渐毁掉中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上一篇:清热解毒金银花
- 下一篇:怎样治纤维脂肪瘤纤维脂肪瘤到底严重没有
- 2025-07-03惊精液的十大神奇作用
- 2025-07-03鹿茸泡酒养精蓄锐强壮筋骨
- 2025-07-03火形人山楂玉米胡萝卜汤清热健脾
- 2025-07-03喝茶养生生茶or熟茶该选择哪一种药茶
- 2025-07-03常吃四种水果可预防中风
- 2025-07-03紧张激烈运动肾疼肾疼应该如何护理
- 2025-07-03颈部淋巴结核手术要点是什么颈部淋巴结核怎
- 2025-07-03白细胞减少症能治愈吗白细胞减少症吃什么食
- 2025-07-03过节吃撑了怎么办
- 2025-07-03梅毒的晚期症状梅毒的危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