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新闻事业宋朝起开始有了非官方的报纸
大宋的新闻事业:宋朝起开始有了非官方的报纸
电视剧《新水浒》中有个镜头让人笑崩了:李逵那大肚子货,打开包肉的油纸,纸上赫然印了4个大字——“法制日报”。
宋代没有《法制日报》,李逵无法穿越。但宋代确有报纸,官办报纸多为手抄版,被称为“邸报”,又称邸抄、朝报、状报、除目;民间或私办报纸,除手抄外,还有印刷版,称为“小报”,偶尔也称“新闻”。
宋初各州设进奏院,办公地点则在首都开封,相当于今天的驻京办。全国250多个州,设置在开封的进奏院多达200个。太宗朝太平兴国六年,中央开始设立都进奏院,直属门下省,对各州进奏院、进奏官进行专门管理。进奏院职责之一,是将朝廷“政事施设、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朝谢、差除注拟”类新闻,分类拟成条目,统一发行,“播告四方”,这就是状报、邸报(《宋会要辑稿》)。都进奏院负责状报的采编、发行,成为史上最早的新闻管理和报刊发行机构。
编发官报的目的,一是迅速传达中央政策、法规、文件,以便各地贯彻落实,二是希望用邸报中那些活生生的升迁、降黜新闻,来规范约束勉励各地官员。官报发行周期相对稳定,有5日报,有旬报,有月报。一般由都进奏院(南宋改为门下省)将中央、地方各类信息汇总选编,上交枢密院审查大样,待审核通过才能发行(参见《宋会要辑稿》《宋史》《朝野类要》)。但有关军机、边情、灾异、兵变等重要消息,通常不准上报纸。报纸也不是公开发行,读者群比较窄,只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有阅读权。
北宋末年,政府的新闻控制力减弱,民间小报开始发行,至南宋则遍地开花。宋朝小报算得上《花花公子》的祖师,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假新闻假圣旨假奏章不时出现。那些进奏官、邸吏、使臣、中下级官员、坊间书商,抢先一步,把朝廷尚未发布或不宜于公开的政务动态、花边新闻刊发出来,内容囊括“省、院之漏汇,街市之剽享有,意见之撰造”。小报的新闻记者大多兼职,统称为“探报”。这些狗仔队员,利用职务、地缘、亲缘关系,采用非正常手段,孜孜不倦探听各级内部消息,负责宫廷新闻的叫内探,负责中央机关的叫省探,负责各地衙门的叫衙探。
- 上一篇:古代男子行弱冠之礼是在男子几岁的时候
- 下一篇:慈禧为何能统治那么久没有人能扳倒她呢
- 2025-07-03电脑辐射药茶也能防药茶
- 2025-07-03结核病人饮食禁忌吃菠萝会使病灶扩散而吐血
- 2025-07-03老人淡茶温饮最是养人药茶
- 2025-07-03骨折的康复护理方法有什么骨折后的日常护理
- 2025-07-03早晨空腹跑步减肥吗晨跑的注意事项
- 2025-07-03立秋后咳嗽咽痛怎么办
- 2025-07-0316个驱蚊小妙招让你安然度过夏天
- 2025-07-03常穿高跟鞋当心拇外翻来登门
- 2025-07-03莲藕的药用保健功效十分可观
- 2025-07-03甲醛会导致口干舌燥甲醛中毒对身体有哪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