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瓷器看南宋安庆府社会生活
从出土瓷器看南宋安庆府社会生活
介绍几件安庆地区出土的南宋瓷器
2006年,宿松县一座南宋嘉定八年(1215)纪年墓中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的两件瓷器相当精美,后由安徽博物院征集入藏,介绍如下:
龙泉窑粉青釉长颈瓶(图1),高15.3,口径6.5,底径6厘米,造型精巧、秀美,釉色纯净而淡雅。南宋龙泉窑在北宋石灰釉的基础上,创烧出了石灰碱釉,使釉层更肥厚,釉色更娇艳,即所谓的粉青釉。
南宋吉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图3,参见《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安徽卷》第118页),高16.5,足径5.8厘米,1984年潜山县彰法山出土,现藏潜山县博物馆。此梅瓶,制作规整,形体线条流畅,采用白地黑花装饰技法,肩部饰覆莲瓣纹,腹部置开光,内绘丛草纹,开光外以海水纹装饰。
南宋青白釉鬲式炉(图4,参见《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安徽卷》第119页),高12.7,口径17.2厘米,1986年潜山县水吼村出土,现藏潜山县博物馆。此香炉作三足鬲式造型,炉身塑三道扉棱与三足相连,腹中部饰四道弦纹,上下各模印一周竖线纹。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梅瓶一对(图6),通高32,口径3.5,底径8.5厘米,1999年宿松县孚玉山出土,现藏安徽博物院。这对梅瓶造型秀美、俏丽,通体施青白釉,色泽温润如玉,冰清玉洁,且有细密的开片纹,更为其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梅瓶”之名始见于清末寂园叟的《陶雅》,当时人觉得这类瓶“与梅之瘦骨相称”,认为功用是插梅花。后来这类带盖梅瓶和书有“酒”字梅瓶的发现,说明这种瓶起初是盛酒用器,或许酒喝完后,可用来插花。
南宋士人阶层的儒雅生活
今年年初,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举办了一场“闲事与雅器”宋瓷精品展,再度掀起人们对于宋人生活品味的关注。同样,上文选介的几件安庆出土瓷器,正好涵盖了南宋社会生活中常用的茶器、酒器、花器和香器,正所谓“茶酒花香,四般闲事”,或曰: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君子四艺。
关于“四艺”,首先看“茶艺”。中国人饮茶由来已久,相传神农氏尝百草时,就懂得了茶的功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宋代茶文化更加兴盛,连宋徽宗赵佶都写过一部《大观茶论》的茶学专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社会上则形成“斗茶”之风,即采用特殊制作工艺将新茶泡出的茶汤上浮出一层白色的沫状物,再在其上或“点”出文字,或“点”出画面,看谁的茶更“出彩”,点出的停留时间长。而从出土瓷器看,南宋时期的盏、盏托、执壶等茶具非常多见,这也是南宋茶文化繁荣的表现。
再看“香文化”,如果说茶文化是味觉的享受,那么香文化就是嗅觉的盛宴。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开始有了熏香的历史,人们最早用它来“通天地,祭神灵”。汉代流行一种叫“博山炉”的香具,多为铜质,唐宋以后,瓷质的香薰、香炉大量出现。从出土瓷器看,南宋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的这类三足香炉非常多见,当时读书人以香为友,独处时以香为伴,公堂之上以香烘托庄严,书斋之内以香示其儒雅,香炉亦是礼佛用器,佛前焚香以表虔诚。
南宋是一个儒学复兴的时代,当时大理学家朱熹编《四书集注》,首谈《礼记·大学》中的三纲八目:“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那位安庆知府黄干也是位理学家,还是朱熹的学生,可见理学思想在南宋社会中很盛行。而“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则是南宋文人士绅们修身养性,践行儒道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出土瓷器中相关用途的器具也非常多,通过这些实物我们可以感受南宋人儒雅而精致的生活。
- 2025-05-06新房装修6万100平6万装出温馨家园五一
- 2025-05-06复式家装装修费用多少今天闲着没事分享一下
- 2025-05-06包工头给领导家免费装修我家花了15W全包
- 2025-05-06积木家装修开工装修一半后停工且诸多装修与
- 2025-05-06碧桂园140家具装修140平米的房子能装
- 2025-05-06常州家装装修设计哪家好常州装修公司排名常
- 2025-05-06180平家居装修北欧180平北欧风复式这
- 2025-05-06管城区家装装修设计布局郑州别墅豪华装修新
- 2025-05-06丰台家装装修报价表朋友买的123平米三居
- 2025-05-06崇明区家装风格装修店崇明老房装修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