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新闻

大历十才子是哪十位大历年间10位诗人的简

2023-11-24 来源:橙子资讯

大历十才子是哪十位?大历年间10位诗人的简介

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但这10人中的生卒年皆不详。其中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吉中孚五人生平不详。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宋以后有异说,但多不可信。有版本中有李益。

李端(生卒年不详),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

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吉中孚

吉中孚 [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初年。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今存诗一首,《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名作《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古代的节令之一,在清明前两日。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长安。 御柳:指皇宫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

指唐朝皇宫。 [译文] 春天的京城长安到处的柳絮随风飘扬,皇家花园里的杨柳随着春风飘拂。傍晚时分,权宠大丞在传送皇帝赐的蜡烛,蜡烛的青烟散入了五侯的家。

【简析】:此诗含蓄而有情韵。前二句描绘出京城落花飞舞、杨柳摇曳的暮春景色,写花用一"飞"字,写柳用一"斜"字,均极为工巧传神。后二句写出寒食日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颇有意趣。

其它作品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 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简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

《复 偶 见 》 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 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

《复 偶 见 》 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几回抬眼又低头。

《复 偶 见 》 雾为襟袖玉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 别易会难长自叹,转身应把泪珠弹。

《想 得》 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

《章 台 柳》 章台柳,章台柳,[1]往日青青[2]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注释】 [1]章台: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战国时建。台下有章台街。 [2]:青青:柔软貌。《诗·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简析】: 这是一首寄人的小令。柳氏是韩翃的歌妓,两人感情很好。后来作者外出作官,因时局动乱,不敢带眷自随,只好把柳氏暂置京城,约好到任后再接她去。但一连三年都因故失约。于是就写了这首《章台柳》寄给柳氏。

《羽林少年行》(选一) 千点斑斓玉勒骢,青丝结尾绣缠鬃。 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注释】《羽林少年行》原是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有多种名称与诗体,均出自东汉辛延年的《羽林郎》。此首诗虽取旧题,却采用七言绝句的格律。

钱起

钱起(生卒年不详),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其诗以五言为主,与郎士元齐名,齐名"钱郎"。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题材多偏重于描写景物和投赠应酬。音律和谐,时有佳句。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少数作品感时伤乱,同情农民疾苦。

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有《钱考功集》,集中五绝《江行无题一百首》及若干篇章,为其曾孙钱珝所作。

司空曙

司空曙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属河北省)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曙为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 卢纶钱起韩翃。

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苗发

唐代(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诗人。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年间前后在世,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初为乐平令,但诗篇传世颇少。苗发,唐代潞州壶关(今属山西)人。历官朝散大夫、秘书丞。升任尚书都官员外郎、驾部员外郎。屡官至秘书丞。擅长写诗,发常与当时名士酬答。《唐书·文艺·卢纶传》载:"纶与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全唐诗》存其诗二首,《全唐诗补编》存其诗一首。今传《苗发诗集》。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四-一常表《授苗发都官员外郎制》。《新唐书》卷七五、卷二0三,《唐诗纪事》卷三O,《唐才子传》卷四。不过,后人知道苗发的并不多,或许因为经过岁月的淘漉,传世作品不多,所以显得他的文学成就不大。

崔洞

崔洞(一作峒,唐朝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号、里居、出生地、生卒年以及生平均不详,唐朝大历年间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详。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今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 ,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耿湋

耿湋,唐代(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诗人,字洪源,河东人。生卒年以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现可见关于耿湋的资料很少。现可知的是他宝应二年(763年)进士及第。姚合《极玄集》卷上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都说耿湋为宝应二年进士。对于耿湋及进士第后的仕历,除《唐才子传》所载稍微具体点外,其他各书记载均极简单,并且相互矛盾。《极玄集》说他官至左拾遗,《郡斋读书记》也说为左拾遗,而《直斋书录解题》与《新唐书·艺文志》却说为右拾遗。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夏侯审

夏侯审 ,唐代(约公元七七九年前后在世)诗人,里、字、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末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工诗歌。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试"军谋越众"科及第。授校书郎,又为参军。仕终侍御史。初于华山下购买田园为别业,水木幽闲,云烟浩渺。晚年即退居其中。审吟诗颇多,但传世甚少。

美国学校申请条件

纽约大学的王牌专业

美国留学直博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