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照相机电池

从富家奴仆到当朝大臣熊远是怎么做到的

2023-11-24 来源:橙子资讯

从富家奴仆到当朝大臣,熊远是怎么做到的?

晋朝讲究门阀制度,做官需要引荐和保举,可以说没有好的出身是无法进入仕途的。但有一位叫熊远的人,虽然出身奴仆却做上了官,而且还敢点名抨击王羲之家的公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富豪家的奴仆

中学历史课本曾经列举过晋朝贵族腐败奢靡的生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石崇与王恺斗富,一个拿蜡烛烧火,一个拿麦芽糖洗碗。

按理说,这样的门庭是出不来什么有志之士的。偏偏,石崇家有个叫熊远的仆人,以正直敢说著称。石崇破败后,有人愿意举荐熊远做官,但后者推辞不受,回到老家隐居。

可奈何,愿意举荐他的人太多了,甚至当地的郡守强行要求给其官做。熊远碍于面子,说:“我就当个小官吧。(原文:辞大不辞小也)”于是留在了老家的县城。

祖逖渡江北伐连战连胜,司马睿却以害怕其“割据自立”为借口,限制北伐行动。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司马睿属于晋王朝的旁系,如果北伐胜利迎回晋怀帝一系,他这位皇帝是当不成的。但周嵩、祖逖包括熊远是为天下立心,而不是司马家的奴仆。

第二个缺点就是官员不理政务。

和司马睿一起南下避难的还有一帮士族文人,这帮人饮酒作诗是内行,治国理政是门外汉。当时的南方不比北方,没有深厚的物质根基供老爷们奢靡浪费。

但司马睿也没有办法,他之所以成为皇帝靠的是门阀士族的支持,单凭他自己是无法与这些人相对抗的,只能任由他们胡闹。

而第三个缺点便是吏治混乱。

其实这是第二个缺点的附属品,一帮为官者只顾玄学不干实事,官员升迁只凭出身,吏治必然混乱。

熊远重点提到了王羲之家的公子王徽之,这位仁兄身上发生过一段著名的对话。他在担任骑曹参军(管理战马)时,不理工作只顾喝酒。

一天他的上司故意问他:“你知道你什么官职吗?”

王徽之说:“我经常看到有人牵着马走来走去,我应该是个养马的。”

上司问:“你养了多少匹马呢?”

答曰:“我又没数过,我不知道。”

上司继续问:“那死了多少匹呢?”

王徽之像看智障一样看着上司说:“我连活着的马都不知道,还会知道死了多少匹吗?”

后人称赞王徽之放荡不羁有名士之风。试问,这样的人做官对社会和百姓有什么益处。

如若这般也就罢了,偏偏王徽之后来还升了官。只因为他出身于琅琊王氏,所以不管能力如何,仕途都是一片光明。

四、英雄末路

熊远只是指出了3个问题,没有提解决办法。他知道晋朝是门阀士族撑起来的,用政绩考核他们,等于将其与寒门出身的官员进行对比。士族肯定不会答应。

他当时的职务叫侍中(相当于宰相),未必不知道这么做没有任何效果,反倒还会招来灾祸,但他就是要告诫世人需要醒一醒了。

果然,王敦之乱平息后,熊远迅速被贬斥到了地方。从一国宰相到地方当一任长官,熊远却安得其所,他最初就不想做官,这也算没有违背其:“辞大不辞小也”的初心了。

美国经济学博士申请

美国留学考试

美国四分制g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