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父亲节吗古人如何给父亲过节
古代有父亲节吗,古人如何给父亲过节?
古代有父亲节吗,古人如何给父亲过节?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3、古人如何给父亲过节
以儒家文化为本、注重孝道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为父亲过节的传统,只不过并不是在特定的某一个日子。
在古代的伦理关系里,“父权”是极重要的,代表着权威。著名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中,孔子说了句千古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显示出了古代“君权父权”至上的道理。
通过孝道把父子的关系推及到君臣,“事父以孝,事君以忠”这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子夏曾说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
所以古代时时刻刻提倡“孝”的礼仪,反而不会画蛇添足地特定某日为“父亲节”,更多的是以父亲为主的节日。
在《红楼梦》第十回里便描述过这一场景:贾珍的父亲贾敬要过生日了,像贾家这种豪门望族,父亲过寿是件大事,晚辈在很久之前便要开始张罗。
虽然贾敬在道观里修行,并未出席,但府中依然请来戏班大摆排场,极尽奢华。而且孙子贾蓉带领下人,捧着六大礼盒的珍贵寿礼送去道观。这些礼数,透露出古代伦理细节上的讲究。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由古至今,即使在现代,这句话也可作为子女孝顺的根本。
父母的生日不可不知,一方面以父母能有如此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另一方面则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做子女的每年生日到来,要先拜父母,这叫做“不忘本”,在父亲的安排下拜祖、拜庙、拜师等,然后才能庆祝自己的生日。所谓“百善孝为先”,子女生日也要以父母为先,这才是尽孝的本质。
“科甲日”是他们功名事业的起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人会一生铭记这个日子,而他们的子女们更不会忘记。每当这一天到来,都要为父亲举行祝福活动。历史记载,苏轼被贬岭南任职时,他的大儿子苏迈就曾从京城千里迢迢赶到那里,为父亲庆祝“科甲日”。
而到了近代民国时期1945年8月,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接近尾声,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无数将士为国捐躯、悲壮就义。
当时,上海的一些社会名流发起倡议,建议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父亲节”,借此纪念和颂扬在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烈士们。
后来民国政府便将8月8日正式定为中国的父亲节了。发起者之所以定8月8日为父亲节,是因为与“爸爸”谐音,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像是中文的“父”字。直到今天,中国台湾的父亲节日期仍然是每年的8月8日。
- 2025-05-13养猫能洋牡丹感觉有点被坑了
- 2025-05-13抖音土豪养猫抖音又一网红猫爆火主人给它夹
- 2025-05-13义乌养猫封窗养猫后大家都正确封窗了吗
- 2025-05-13收纳物语收养猫收纳物语说走就走攻略
- 2025-05-13辽宁养猫直播平台养猫千日用猫一时辽宁盘锦
- 2025-05-13临沂能养哪些狗类山东临沂公布禁养犬名单中
- 2025-05-13老手养猫与新手养猫新手VS老手养猫抠门篇
- 2025-05-13养猫会不会变成秃头养猫的人注意了一不小心
- 2025-05-06对象家装修没钱了怎么安慰装修预算低怎么办
- 2025-05-06刚装修后家如何打扫卫生新房开荒保洁装修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