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吃药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2023-07-25
来源:橙子资讯
错误的吃药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可以多是很多老人都经常会发生的一种现象,因为人老了,钙质的流失非常的快,所以骨质疏松就会频繁发生,但是现在我们要告诉老人们的是,老人的一些用药问题,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现代医药研究表明:临床上常见老人骨质疏松中,约有30%并非由于老年性缺钙、缺维生素D或疾病引起,而是应用某些药物所致,医学上称之为“药源性骨质疏松”。特别是身体孱弱、多病缠身的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几种药物可导致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
滥用激素是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原因。这类药源性骨质疏松症除表现为腰背痛外,还是老年人自发性骨折的重要因素。故老年人如需长期应用激素,同时应给予补骨药和钙片及抗骨质疏松药。
利尿剂:
如速尿和双克等,为老年人常用的利尿药、降压药和心脏病药。长期服用后,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体液失衡、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低血钙等,可致骨质疏松症,如果摔倒,极易骨折。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骨骼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适量有利成骨,过量则破骨、骨松。故甲亢老人要权衡利弊,千万不可因过度用药而致药源性骨质疏松,得不偿失。
抗癫痫药:
癫痫老人服药一般要2~4年,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一线抗癫痫药,可因其促进维生素降解,抑制消化道对钙的吸收,而致“低钙血症”,迫使钙元素从骨质中“脱出”,导致骨质疏松症。故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的中老年人,应严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肝素:
肝素抑制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如长久用(4个月以上),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自发性骨折。预防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大剂量,应用3个月后由医生按病情调换其他抗凝血药。在用药期间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所以说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可以不用药就千万不要药物治疗了,要不然很有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的问题。
相关文章
- 2025-07-03居家熬煮养肺粥汤
- 2025-07-03经常使用电热毯危害健康六人人群要慎用
- 2025-07-03减肚子赘肉简单的方法是什么瑜伽动作减肚子
- 2025-07-03按摩鼓膜可缓解秋季耳鸣
- 2025-07-03不得不看春节防病安全保健全攻略
- 2025-07-03老公爱慕虚荣的心理密码
- 2025-07-03胆固醇高会晕吗有什么原因胆固醇高食物有哪
- 2025-07-03科学护理让宝宝的皮肤更健康育儿
- 2025-07-03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有哪些多吃可防癌
- 2025-06-27开家装修部要营业执照办营业执照需要先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