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的诊治以望为主育儿
儿科的诊治 以望为主育儿
《四诊心法要诀》主要介绍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尽管内容简要,但涵义深刻,尤其望诊,在儿科诊断中意义极大。现取其在儿科中的应用,以简述之。“色生于脏,各命其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光晦神短,了了神足。单失久病,双失即故。”注曰:此以色合二目之神,诊病生死之法也。32个字,道出了权衡病情轻重的要领,观神色,这对一名儿科医生来说何其重要!儿科难,难就在诊断上。缘于婴儿神识未发,口不能言,儿童虽能言语,但语之不详,言不达意,语不足信,往往需家长代诉,故问诊缺乏可靠性及确切性。小儿就诊时常恐惧啼哭、吵闹不安,致使脉象气息紊乱,脉诊不可施;闻诊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有这些都给诊断造成了许多困难。缘“有诸于内形诸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故而望诊(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所受的干扰因素较少,相对来说比较可靠,被历代儿科医家列为四诊之首,正如明代万全《片玉心书·指南赋》云:“小儿方术,号曰哑科。口不能言,脉无可施,惟形色以为凭。”小儿患病后容易发生转化,传变迅速,变化多端,表现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在短瞬间出现神昏、抽搐等危急证候,故权衡患儿病情的轻重,亦即观神色,至关重要。凡神志清楚,双目有神,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反应灵敏者,为气血调和,神气充沛的表现,虽有病亦轻而易治;若精神萎靡或神昏,双目无神,面色晦暗,呼吸喘促或气微,反应呆钝者,为病情危重之候。“形有强弱,肉有脆坚,强者难犯,弱者易干,肥食少痰,最怕如绵。瘦食多火,着骨难全。”注曰:此明形肉生死之诊法也。此句指出了医生固然要认识每个疾病的现证,善于分析病情的变化,还必须从患者外形上辨别出体质的强弱,如见筋骨坚强,能食而肌肉丰肥结实者,属于体强少病,即使生病,亦较易痊愈,古人称之谓“寿相”;食少而肥者,非强也,乃为多痰之体;如见筋骨薄弱,食少而形体瘦弱者,属于体弱多病,古人称之谓“夭相”;食多而瘦者,非弱也,乃为多火之体也;肥人按之如绵絮者,谓之无气,瘦人肉干着骨,谓之消瘦,均主死矣。
- 上一篇:告诉你怎样洗头才健康呢
- 下一篇:服用药酒的原则一定要辨证服用
- 2025-11-05抚顺旅游攻略山东回顾山东老家之行2
- 2025-11-05转场视频旅游床上
- 2025-11-05旅游文化传承旅游民族文化推动三都旅游高质
- 2025-11-05祝塘旅游团祝塘商会举办民营企业科技助航主
- 2025-11-05美食旅游话题75条全国二十四节气春季美食
- 2025-11-05爱旅游小鱼外出游玩捞小鱼最终成果
- 2025-11-05泰山旅游须知泰山景区文旅经济发展部部长彭
- 2025-11-05沙头角旅游香港启动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打
- 2025-11-05文明旅游中国加分福建省大力开展文明旅游为
- 2025-11-05我的九月旅游久违了我的九月旅游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