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人给家足出自于哪个典故人给家足含义介
成语“人给家足”出自于哪个典故?“人给家足”含义介绍
成语“人给家足”出自于哪个典故?“人给家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人给(JI)家足”这则成语的“给”、“足”都是富裕丰足的意思,它至今仍用来指人人饱暖,家家富裕。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日强者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儒家的反对派,它就是墨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名翟,相传原来是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作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人们可能以为他是读书人出身。其实不然,他是工匠出身,有一双勤巧的手,有制造机械的技能,并且懂得军事。
墨子自称“贱人”,但对诗、书非常熟悉。他曾经学过儒学,只因不满它繁琐的“礼”,后来才另立新说,提出“非儒”的主张。
和春秋战国时期其它学派不同,墨家学派的成员多半和墨翟一样,来自下层社会,出身于平民小生产者,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住的是低矮的土房,屋顶上盖的是没有修剪过的茅草。他们吃的是粗饭淡菜,用豆叶子做汤;盛饭用泥土碗,盛汤用瓦器。夏天穿粗麻衣,冬天披鹿皮袄。
墨家的成员就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他们互相救助,严守纪律,服从首领。如果在别的诸候国做了官,要把俸禄的一部分交给墨家团体;谁的行动违反了墨家精神,谁就可能被召回。
墨家的人死了,只用三寸厚的桐木板做个简陋的棺材,丧礼也非常简单。
以上就是墨子提出的“节用”、“节葬”等主张,也就是节制生活用度,反对铺张浪费;办丧事要节省人力和物力。这些都是对贵族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墨子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强调“耕勤者生,不耕勤者不生”。这说明他巳经意识到劳动生产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墨子死后二百多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述了他父亲司马谈对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其中对墨家的评价很高。司马谈特别肯定了墨家“强者节用”的主张,也就是加强农业、节省用度的主张,并且认为这是实现人人饱暖、家家富足的办法。虽然诸子百家各有各的主张,但墨家的这个主张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也是它胜过别人的地方。
- 上一篇:红楼梦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能走向覆灭到底是
- 下一篇:空调应该怎么进行选购
- 2025-05-13没人能养几条狗吗养什么狗比较好
- 2025-05-13南昌养狗需要办理养狗证吗南昌推出新版养犬
- 2025-05-13养猫amazon小鸟国王把跳蚤当宠物养养
- 2025-05-13你们月薪多少养猫月薪1400下班后穷养猫
- 2025-05-13齐齐哈尔家庭养猫男子怕猫孤单专门驱车15
- 2025-05-13桃源社区里养的狗多不多五华区西翥街道综合
- 2025-05-13航空公司家属院养狗宠物店老板带67只猫狗
- 2025-05-13宜昌路里养狗好不好湖北宜昌文明养狗标语耀
- 2025-05-13书院路养狗多不多岳塘区飞机坪社区下好党建
- 2025-05-0690后装修的家没沙发90现代年轻人的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