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李商隐 〔唐代〕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译文
颔联“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回顾自己漂泊流离一生。这联以昔年的“江南客”与今日的“关外心”作为鲜明对比:昔年江南之客,年少气盛,充满自信,自然也洋溢着许多美妙的希望;想不到二十年后仍要出关,去从事微不足道的弘农尉之职,这才令人深深体会到汉代楼船将军杨仆何以耻为关外之民的心态。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仆仆风尘,来到这荒野孤驿,让老母思子,娇妻念夫,人生至此,百感交集。
颈联“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思子台边”等近景,“风自急”与首句“梢梢”和下句“清声”呼应,渲染夕暮景色的凄凉。“玉娘湖上月应沉’’,从“应”字可见不是写近景。这句应是承三句“江南客”,因此“湖”应指“浙水"而言,这是诗人的想象之景,由近景联想到远地,“风急”与嚣月沉”都是凄清昏冥之景,仍是喻半生生涯坎坷不顺和暗淡无光。
尾联“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归结到“丛芦”,以行人断绝只有丛芦喧响应和着荒城的砧声,抒写途中的寂寞和郁闷。诗题是对丛芦有感,因而全诗写“丛芦”贯穿始终,通过映衬渲染,萧瑟的芦叶喧声的描写蕴含深远的情致,抒发了诗人不尽的怅惘。
诗的前四句由丛芦而忆及江南,再由江南折出“关外心”,在曲折的思绪活动中,回溯了漫长悠远的时间、空间和有关生活内容。这种回忆,以及暂时因环境清幽而尘烦乍释的心境,对于逐渐萌生的“关外心”,起着引发和映衬的作用。后四句则由“关外心”扩展开去,思绪连绵,融合了对亲人的思念和长夜难眠之中对外在环境的感受,使“关外心”表现得更加充分和形象。纯粹写因丛芦触发而引起的种种感慨,这就为诗营造出一种哀感优柔的意境,体现出李商隐诗情绪色彩的特征所在。
- 上一篇:家电知识1级能效和5能效差距有多大夏天空
- 下一篇:徐霞客游记鸡山志目原文内容是什么
- 2025-05-06黄浦家装装饰装修收费标准黄浦装修公司价格
- 2025-05-06大连瑞家半包装修协议大连装修公司哪家好前
- 2025-05-06弟弟家装修送什么寓意好爸妈花80万给弟弟
- 2025-05-06东莞美家美装修如何东莞装修公司哪家好东莞
- 2025-05-06合肥十家黑心装修公司频繁假阳性250家机
- 2025-05-06姑姑去世侄儿家能装修吗男子出钱替去世二哥
- 2025-05-06杭州别墅装修找生活家装饰杭州别墅装修公司
- 2025-05-06富豪家大房子的装修风格陈伟霆香港豪宅客厅
- 2025-05-06淮北家装中式餐厅装修公司做中式正餐界的拼
- 2025-05-06哥嫂家装修好漂亮怎么说生活可以更美好更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