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饮解表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2024-02-18
来源:悦维资讯
化饮解表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肺心病是现代名,中医咳哮痰肿属。气短咳喘和心悸,不得平卧是特征。外邪侵久伤肺气,肺失肃降水饮聚。凌心射肺病遂生,脾肾虚弱不容忽。
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临床以气短,咳喘,心悸,难以平卧为特征。属中医“咳嗽”、“痰饮"、“水肿”、“哮喘”范围。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外邪侵入肺体,日久不愈,损伤肺气,致使肺失清宣,肃降无权,水湿不得气化,停聚而成水饮。若水饮停于心下不退,凌心射肺,逐成此病。
肺、脾,肾三脏共司三焦气化,肺病累及脾肾,脾肾虚,运化失司,温煦无权,水饮更难得化,则壅心肺。故治疗心肺的同时,必须考虑健脾强肾,温阳运脾,收摄肾气,才有助于肺心病的治疗。
水射心肺风寒束,咳嗽喘促痰白沫。心悸倚息不得卧,胸痞干呕体重疼。肢体浮肿面尤甚,发热恶寒脉弦紧。解表散寒温化饮,化饮解表汤最宜。麻黄桂枝芍炙草,干姜半夏味细辛。饮邪郁久化火热,烦躁苔黄加石膏。咳喘痰盛不得息,饮多寒少苏葶苈。
方药:
化饮解表汤为主方:
麻黄5g 桂枝8g 白芍13g 炙甘草6g 干姜6g 细辛4g 法半夏10g 五味子13g
注:饮邪内伏,遇寒而诱发,饮邪上逆射肺,肺气不降,故咳嗽喘促,不能平卧。脾运失司,水饮泛溢,故肢体浮肿,身体重疼。肺气不降,水气滞留于面,故面部浮肿尤甚。水饮横逆凌心,故心悸,倚息难以卧。寒邪外束未解,故发热恶寒,脉象弦紧。阳气不振,寒饮内盛,故苔白腻,痰多白泡沫。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温阳化水;干姜,细辛、法半夏,炙甘草温中和胃,散寒降逆,驱饮逐水;白芍调和营卫;五味子收敛肺气,止咳平喘。
如饮邪郁久而化热,烦躁苔黄,脉象浮数,可加入生石膏30g。如咳喘痰盛,不得睡卧,饮多寒少,可加苏子8g,葶苈子10g降气消痰,逐饮平喘。
- 上一篇:冬季健身首选有氧运动
- 下一篇:经期恶心呕吐怎么缓解缓解经期恶心呕吐的办
相关文章
- 2025-11-05米其林旅游2024西班牙米其林指南榜单2
- 2025-11-05水库开发旅游2024北京山谷首届环兴隆老
- 2025-11-05天安门旅游朋友圈宿迁姑娘天安门广场护旗爸
- 2025-11-05旅游是把钱把钱花在旅游上值得吗我来说一说
- 2025-11-05香港旅游团菲律宾事件4香港人涉毒判无期菲
- 2025-11-05哪里的旅游人多国庆假期预计8亿人次出游国
- 2025-11-05大巴旅游租车团建拓展活动怎么租车
- 2025-11-05加州旅游季节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
- 2025-11-05旅游业设施46级地震震撼花莲旅游业及基础
- 2025-10-28冬天早上开车小窍门冬季车停在户外早上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