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走进青岛可打印机械零件或飞机
3D打印走进青岛 可“打印”机械零件或飞机
前段时间热映的大片《十二生肖》中,有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成龙饰演的角色戴一副扫描手套,把兽首摸了一遍,将数据传进电脑,旁边一台机器瞬间就把一模一样的兽首制造出来。这一匪夷所思的技术,就是3D打印。
2月18日,随着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项目的签约,神奇的3D打印技术来到了青岛。记者了解到,此次落户胶州市滨海新区的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先期进驻平台主要有机械学部、电气学部、材料学部和能源与动力学部。其中,机械学部依托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主持、将在胶州设立分中心的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快速成型制造(3D打印)项目成果的合作转化,逐步实现批量生产。
据介绍,3D打印就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最终可以直接打印出产品,形成“数字化制造”。
最早的3D打印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但是由于材料和机器极其昂贵,3D打印并没有大范围商用。近年来,随着3D打印材料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打印技术的革新,3D打印不仅在传统的制造行业体现出非凡的发展潜力,更延伸至食品制造、服装奢侈品生产、影视传媒以及教育等多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在签约仪式前,卢秉恒院士作了“3D打印与飞机制造”专题学术报告会,记者得以了解最新的3D打印技术。卢秉恒院士表示,3D打印具有制造周期短,适合单件个性化需求等特点,在制造大型薄壁件、蜂窝状复杂结构部件、钛合金等难加工、易热成形零件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一个机械零件,甚至是一架飞机,都可以“打印”出来,3D打印在航空制造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卢秉恒介绍,传统飞机制造成本高,切削加工要去除95%以上的材料,3D打印技术则利用金属粉末只打印必需的部分,不浪费一点儿金属,节省了原材料。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3D打印制造出的零件更轻,能够实现结构、型面复杂多样,并且都是自然无缝连接,结构之间的稳固性和连接强度要远远高于传统方法。
“传统的飞机制造、装配工序长,仅机体铆接就有数万个,机身是由上下左右四块整版焊接而成,目前一个飞机制造厂一年加班加点也就能生产四五十架飞机。而通过3D打印制造一架飞机的机身,粗略估算也就需要300小时左右,并且是一次成型,强度好,安全性高。”卢秉恒说,3D打印技术可以使飞机制造工序大为简化,为飞机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可实现飞机快速研发和快速小批量制造。
卢秉恒透露,目前已有在青岛建立胶东3D成型技术研究院的设想,主要进行3D打印机身的应用验证以及钛合金飞机机身3D打印、3D成型飞机精密件制造等工艺的产业化开发。
装修图纸
北京旧房翻新装修
上海装修公司
互联网家装
- 2025-11-05旅游好麻烦女的出去旅游真麻烦
- 2025-11-05旅游形象标志设计乡村旅游景区标识导示系统
- 2025-11-05赤峰旅游vlog很漂亮很满意清晰度完全o
- 2025-11-05四川旅游手帐转需成都坐高铁去香港收藏级手
- 2025-11-05旅游雅克科技雅克科技在未来几年有什么发展
- 2025-11-05从长沙到韩国旅游湖南长沙赴日韩邀客拓展入
- 2025-11-05大连生态旅游一起趣海滩清洁海岸线
- 2025-11-05旅游地界北上象群距昆明地界仅两三公里预计
- 2025-11-05蒙古旅游机票中部首条长沙开通直飞蒙古国际
- 2025-10-2814个创意旅行小窍门除了传统的约会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