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适销对路

战国初期的三晋之国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何是韩

2024-04-01 来源:橙子资讯

战国初期的三晋之国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何是韩、赵、魏三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晋之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在“晋阳之战”中击败执政智氏,此后三家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赵、韩、魏三家魏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赵、韩、魏三国均由春秋大国“晋国”分裂而来,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均将三国合称“三晋”。

周朝实行分封制,晋国“骊姬之乱”后氏卿崛起

众所周知,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天下分封给宗室和功臣建立诸侯国代为统治,而各诸侯又将土地分别划分给公室子孙和各卿大夫代为管理,而卿大夫则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从而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层级管理模式。

前438年,晋哀公去世,晋幽公继位,此时晋国的土地几乎已经被三家瓜分一空,只留下绛与曲沃两地给晋国公室。前403年,周威烈王赐封赵国、韩国、魏国,名义上承认了赵、魏、韩三国的诸侯地位,从此韩、赵、魏开始被称为“三晋”,晋国名存实亡。

晋孝公二十年(前369年),赵成侯、韩懿侯将晋君迁至屯留。晋桓公三十年(前359)年,赵成侯与韩昭侯分晋,又迁晋君于端氏。晋静公八年(前349年),赵国夺取晋国的端氏,又将晋君迁回屯留。不久,韩玘杀晋君,晋国彻底灭亡。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