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报道

同样都是面对自己的臣子明朝和清朝为何完全

2024-04-01 来源:橙子资讯

同样都是面对自己的臣子 明朝和清朝为何完全不一样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清皇帝和臣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七月初三,云贵总督硕色给乾隆上了一份密奏,称是安顺府提塘官吴士周于六月初八从入滇客商的身上查获一纸抄录传播的密禀。

乾隆展卷一看,里面的内容竟是假托本朝工部尚书孙嘉淦之名来指责朝政的,说当今皇帝有“五不解,十大过”,南巡之举是“失德”之举,劳民伤财,搞得怨声四起。

乾隆气得都歪了,他用不着跟任何人商量此事的处理方式,立刻传谕步军统领舒赫德及直隶、河间、山东等省督抚严查此事。

很快,舒赫德等人就把大清帝国查了个底朝天。案件波及京师、山东、山西、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广西以及边远土司地区,可谓鸡犬不宁。被无辜牵涉查拿下狱的人犯高达两千多人,其中四川一省就捕获了二百八十余人。

一年又七个月后,被乾隆钦定为“主犯”卢鲁生惨遭凌迟处死,另外被钦定为“从犯”的刘时达等人俱定秋后斩决,亲属照律缘坐。

最让人唏嘘不尽的是,被冒名的孙嘉淦竟然被活活吓死。

明神宗和乾隆帝对这类事情的处理方式不同,导致他们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也不同。

正如明神宗自己说的,因为他对“雒于仁式”的诬蔑和污辱处理不够严酷,后来雒于仁这样“博出位、沽高名”的官员就层出不穷,这些官员络绎不绝上书,对神宗进行肆意漫骂,把神宗骂得狗血喷头、体无完肤。

俗话说,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明神宗于是就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昏庸之君。

而清高宗乾隆下得了狠手,杀人不眨眼,自“孙嘉淦伪稿案”之后,没有谁再敢妄议一句朝政,充斥朝野的都是“圣明天子”阿谀颂扬之声。乾隆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圣明天子”。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