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讨厌孝靖皇后为何却让她的儿子继位
万历皇帝讨厌孝靖皇后,为何却让她的儿子继位呢?
1620年8月18日,天气阴霾,日光昏黄。虽值盛夏,可是紫禁城中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与“不祥”之气,明朝的文武大臣们立在毓德宫前,他们有的神态慌张,有的故作镇静,有的心怀鬼胎,但他们不管是什么心态,都已阻挡不了明朝第十三位君主,万历皇帝朱朱翊钧在毓德宫里奄奄一息的脚步了。
面对礼法的鸿沟,皇权都无法跨越。万历皇帝心里真是很痛苦,可是更让他感到痛苦的还在后面,他没有想到,三百多年后,号称坚不可摧,万世永存的定陵,竟在考古人员的探铲下,被“保护性”地发掘了。
一:发掘是为了保护
1955年10月4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有关部门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关于发掘明长陵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明确地写道:在各行各业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我们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和繁荣文化事业,我们请求对十三陵中的明朝统治者朱棣的长陵进行发掘。
为何要对朱棣的长陵进行“保护性”发掘,道理有三点:
1、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他的墓葬又是十三陵的首陵,故此,长陵中的随葬品应该多于其他的陵墓,朱棣的长陵作为明十三陵的代表,发掘它绝对具有代表意义。
2、 发掘长陵,不仅可以出土大量敛葬的实物,还可以利用这些器物,进行历史性探索,展开一次对明朝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课题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3、 封建社会的皇帝是反动的,通过大量出土冥器的展示,可以展开一次教育。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长陵被“保护性”发掘后,可以依照原址,建一座长陵博物馆,不仅可以丰富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也是向世界展示我国考古成果,并同时彰显华夏文明历程的一次重大举措。
当时面对这份报告,有关部门的意见分为两派,两派相左的意见,甚至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反对派认为:我们建国不久,考古技术还比较薄弱,不管是对古代文物的发掘、修复、研究和保护等技术都不过关,如此大规模的皇陵保护,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故此,发掘长陵,应该慎重再慎重。
可是赞成派却认为:金属、玉石、丝绸和纸张等文物深埋明长陵地宫,其完好存在的时间是有年限的。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距今已经有500多年,金属、玉石等文物还好说,如果长陵地宫受潮或者进水,丝绸和纸张等文物能否完好无损,这就很难说了。文物受损,谁能负责?估计谁都负不起那份责任,故此,发掘就是为了保护,这是刻不容缓的紧要任务。
反对派和赞成派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在有关部门“同意发掘”的四个字的批复,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以前发掘皇陵,只是考古人员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在一锤定音的批复下达后,这个梦想就将在考古人员的探铲下变成现实。想一想幽深地宫的神秘葬制,想一想地宫中丰富的文物,想一想楠木棺中面目如生的皇帝……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很鼓舞考古人员的斗志。1956年到1957年,我考古工作者没有发掘长陵,而是对定陵的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万历皇帝的郑贵妃,并没有被封为皇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她也没有葬进定陵,但她的陵墓葬于银泉山,至今保存完好,这就真的成为一个绝妙的讽刺。
- 上一篇:2023节气雨水可以祈福吗
- 下一篇:幼年时期的霍去病有着怎样的经历
- 2025-07-03风寒咳嗽糖浆中医对症治疗效果好
- 2025-07-03揭秘为何宝宝学走路早会致近视育儿
- 2025-07-03腹肌锻炼方法腹肌锻炼的注意事项
- 2025-07-03火灾现场呼救易加重呼吸道伤害
- 2025-07-03春季养肝正当时推荐简易养肝食谱
- 2025-07-03甲醛中毒后治疗办法甲醛中毒的长期危害说明
- 2025-07-03运动损伤的类型的原因如何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 2025-07-03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育儿
- 2025-07-03动物有些部位绝对不能吃
- 2025-07-03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何首乌可以治疗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