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养才能养胖残忍的教养方式把一个孩
作者: 小楼老师
01
最近听到一个小姑娘的故事,听后很震惊,小姑娘不到17岁,已经3次尝试过自杀。
这个小姑娘叫小希。
小希第一次尝试自杀的时候才14岁,那天不知道谁在她上体育课的运动服上,用彩色笔写了“肥猪”两个字,看到的人都在笑。
在忍受了很长时间被同学嘲笑后,小希精神几近崩溃。
因为身材肥胖,小希上体育课非常困难。她动作比较迟缓,行动显得笨拙,长跑永远都是最后一个。那些早早跑完的孩子最喜欢坐在操场边看她痛苦的跑步,然后一起取笑她。
因为多年被嘲笑、歧视,小希有一定的社交恐惧,她非常害羞,说话不敢看别人眼睛。
这些行为让她与同学更加疏远。
渐渐的,小希的绰号越来越多,加上她成绩很差,嘲笑她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有一次她发烧了,竟然有同学说她患上了“猪瘟”。
小希的饭量确实比同龄女孩大,而且她很爱吃零食,小卖部的老板都记得,这个“小胖妞”每天都会来小卖部买吃的。
但对小希来说,食物,尤其是高热量食物,能够给她带来很多安慰——每当她遭到同学嘲笑,或者被老师批评,她满脑子就会自然想:等会儿我去买个东西来吃。
小希的父母要管理商铺,总是早出晚归。
每到放学回家,小希就会不断打电话给父母让他们赶快回家做饭。为了不让她催促,她妈妈在家里准备了很多吃的。
小希在上中学后多次实施“减肥计划”,但是没有一次成功,而且减肥的结果往往是,她会补偿性吃更多。
小希父母身材都不胖,母亲甚至还偏瘦,所以她很可能不是遗传性的肥胖。
小希父母早年没亲自抚养小希,她两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当时母亲看到瘦瘦小小的小希非常心疼,心里暗暗责怪小希爷爷奶奶没把孩子养好。
小希刚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特别害羞,吃饭只吃一点,她妈妈简直忧虑极了。
后来小希妈妈发现,小希很喜欢吃快餐。为了让孩子多吃点,也因为没太多时间做饭,小希父母常常带她吃快餐。
小希父母还发现,小希很喜欢吃巧克力、奶油蛋糕、水果糖这些零食,只要用这些食物奖励她,她就会很听话。
小希在小学的时候体重就已经有点超标,但父母觉得胖一点是好事。
每到假期,小希大部分时间就是待在家看电视、吃零食,极少和朋友一起玩。小希母亲总是很担心小希外出玩会有危险,也很乐意她天天待在家里哪儿也不去,所以小希平时活动量也极低。
小希父母不明白,他们几乎不给孩子压力,小希学习不好他们也没有责骂过她,她想吃什么、想玩什么他们都随她,为什么小希会想自杀?就是因为胖了点?
02
肥胖在现在社会中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除了影响健康,“肥胖”还会损害一个人的自尊感。
父母虽然没有给孩子直接的压力,可是孩子会因为体型问题遭受极大的社会压力和同伴压力。女孩遭受来自体型方面的压力,会比男孩更大。
现在很多人会将肥胖与懒惰、愚蠢、肮脏等词语连在一起,小时候肥胖的孩子可能会遭到严重歧视。
虽然导致肥胖的因素很多,但现在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儿童肥胖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通常有三种父母容易把孩子养胖。
第一种,焦虑的父母。因为焦虑,他们会过度喂养孩子,把孩子的不舒服全部解释为饥饿。
第二种,过度控制的父母。他们会监督孩子吃东西,孩子长期无法获得饮食自由,反而会在父母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暴饮暴食。
第三种,将食物作为奖励的父母。他们会用孩子喜欢的食物作为引诱,让孩子遵守某种规则。
03
有过减肥经历的人,一定知道减肥有多难。
因为要控制的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饮食起居,日常活动,甚至还有情绪。
不要等到孩子胖了,或者等到他们开始意识到体型之美的时候,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在日常养育之中就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其中。
这里也分享几个方法,或许能成为你喂养孩子的参考:
1、饮食习惯培养
一个人对自己童年常接触的口味,会有特殊偏好。
小时候接触甜味食品多的人,未来就会喜欢偏甜的口味;而接触食品偏咸、偏油腻,未来更可能喜欢多盐多油的食物。
如果孩子小时候吃的食物脂肪、油、糖分、盐都控制在合理水平,孩子未来在口味上不会过度追求高脂高热量。
2、不强迫孩子吃某些食物
很多人可能觉得,既然要从小培养孩子饮食习惯,那就要逼着他们吃些“健康食品”。但实际上,逼迫会让孩子更反感“健康食品”。
如果想让孩子多吃蔬菜,最好的办法是反复让孩子在餐桌上接触蔬菜,但不强迫他们吃。
比如,如果想让孩子吃花菜,在孩子吃饭时就摆出花菜,前几次孩子可能不会主动吃,但当他们熟悉以后就很可能会主动尝尝。家里如果常做,孩子就会渐渐对这种食物形成偏好。
3、想让孩子吃得健康,首先父母要吃得健康
儿童喜欢模仿他们崇拜的人的饮食偏好,通常他们最初会模仿父母。如果父母自己喜欢高热量食品,孩子很难不被影响。
目前国外有些帮助儿童减肥的项目,会要求父母一起参加,改变整个家庭饮食结构。
4、规定吃零食的时间
可以每天给孩子设定一个吃零食的时间,其他时间孩子就不能吃,这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控力。
5、关注孩子是否在用食物处理情绪
有些人吃东西并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因为吃东西让他们感觉好。
高热量食品可以让大脑感觉“愉快”,所以很多人会用食物缓解压力,焦虑、抑郁、悲伤或者无聊的时候就会吃东西。
如果你发现孩子总在吃东西,但能判断他并不饿,应该考虑以下他现在是否处在某种糟糕的情绪中。
6、减少看电视、看手机的时间,增加运动量
北美一项研究追踪了4-11岁的孩子,发现每天看3个小时电视的孩子,比每天看少于1小时45分钟的孩子,平均脂肪量高出40%。
看电视会减少儿童活动时间,还会让他们形成用不需要运动的爱好,替代需要运动的爱好。如果你不能经常陪孩子户外活动,也让他们参与家庭劳动吧。
作者简介:小楼老师,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婚姻家庭治疗领域,分享心理学知识在婚姻家庭、儿童发展中的运用,著有《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本文来源:小楼老师心理课
- 2025-05-13养猫偶尔点一次蚊香可以吗养猫咪可以点蚊香
- 2025-05-13沉浸式养猫补货沉浸式养猫Vlog傻猫的日
- 2025-05-13天华雅园养狗好不好3月第1周天津哪里的房
- 2025-05-13养猫咪看守粮食猫咪篇正确给猫咪投喂粮食
- 2025-05-13为什么养猫会被淹水在外打工一天猫开水龙头
- 2025-05-13邳州公益养猫33岁老男人辞职开宠物店全职
- 2025-05-13重装机兵3怎么触发养狗新手养狗注意事项直
- 2025-05-13养狗nonono小店门口不务正业的柯基老
- 2025-05-13主人养狗没牵绳会怎么样热线律师说丨遛狗不
- 2025-05-06惠州生活家装修案例这就是我们8000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