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装修吊顶隔音哪家好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
“十九大精神人人喜,字字句句都说到老百姓的心窝里,乡村要振兴,农业发展不迟疑……精准扶贫顺民意,美好乡村创奇迹……”3月27日,阜阳市阜南县会龙镇综合文化广场热闹不已,省级非遗项目淮河琴书传承人孟影左手打板,右手敲琴,一字一句地演唱着琴书《说说咱村新变化》,台下的观众传来阵阵掌声。
近年来,围绕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民生工程建设、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孟影创作并演绎了《说说咱村新变化》、《三个巴掌》、《轧狗风波》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用淮河岸畔的琴声、说唱声,传颂着颍淮儿女的百姓故事,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传达到农村基层。
我知道我再也离不开琴书了
作为阜南县人的孟影,8岁随着父亲学唱琴书,12岁登台演出,在近40年的从艺生涯中,她的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街头巷尾。2013年7月,孟影远赴巴黎参加“巴黎中国曲艺节”文化交流展演,在国际舞台上一展淮河琴书的底蕴和风采。
说起当年的学艺经历,孟影记忆犹新。“我们家是说书世家,我从小跟着父亲、姑姑走村串巷,学唱琴书。我们只要一上台,台下就掌声不断。”1987年,小有名气的孟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后,为了照顾家人,她一度放下琴书。
转折发生在1994年。阔别舞台7年的孟影,因阜南县梆剧团的邀请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当天,她演绎了一位民办教师背学生过河时摔断了腿,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的感人事迹,唱到感人之处,台下的观众都跟着抹眼泪。此时,站在舞台上的孟影深深地知道,“自己再也离不开琴书了。”
随后,孟影进入阜南县梆剧团,开始学唱现代戏、演小品,在梆子戏里演丫鬟,常年活跃在各大演出现场。同时,她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小乐队,丰富曲艺演出的伴奏音乐。
与孟影相识20多年的刘柱在乐队中负责曲胡演奏。他透露,与其他人相比,孟影更接地气,面对观众也热情,这也是二人持续合作多年的关键所在。“这么多年来,她总是以一个普通演员的身份,出现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工厂社区、街头巷尾,走到哪里就把琴书唱到哪里。”
在一次演出活动中,由于现场村民太多挤倒了桌子,一瓶开水倒在了孟影的脚上,当时脚上就起了水泡,同事们都劝她放弃演出,在经过医生简单包扎后,孟影又返回台上继续演出。“群众爱听琴书,我就要坚持在舞台上唱好琴书,一想到大家渴望听琴书的心情,我浑身都是劲。”
在传承中让琴书发扬光大
“站在舞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都在向观众传递剧情,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表演的时候要注意软眼神和硬眼神的结合,把自己当成一个模特,完全融进表演当中。”3月26日,在位于阜南县演艺中心2楼排练室内,孟影正在手把手指导学生李丁丁学唱淮河琴书《文明村风波》。
为了传承好淮河琴书,孟影近年来先后带了两批学生,而且都是免费教学,其中,第一批学员王璟璟、李丁丁已在曲艺界暂露头脚。
“孟老师常说,作为一个基层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用心琢磨唱腔吐字,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都要思考怎么改进自己的表演,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完美地展现艺术。”李丁丁说,老师在生活中很随和,而一旦涉及到琴书表演就会很严厉。“老师在唱腔吐字方面对我要求很严格,遇到问题,一句一句帮我改正,连一个眼神都不放过。”
对此,孟影认为,琴书艺术的互动性要求演员时刻把观众的反应放在心上,只有经过反复打磨,不断改进,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德是演员的首要品质,认真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观众尊重。学艺先要学会做人,只有人做对了,艺术才能好。”
此外,孟影还在阜南县文化局创办的非遗传承班中,挑选有表演天赋的孩子进行定期培训。“希望他们能把淮河琴书传承下去。”
在创新中用琴书讲好百姓故事
长期的基层演出,让孟影有了直接与观众交流的机会,也为她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在演出之外,观众最想听到什么样的作品,是孟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孟影看来,现在的文艺节目类型很多,地方曲艺不太景气。要想抓住观众,首先要创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受演出时间的限制,要在10分钟内讲完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就要对主题进行提炼加工,同时还要根据听众的类型确定唱词。”
与孟影一样,省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庄稼也持有同样观点。他指出,一个好剧本的演绎过程,也是一个好演员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孟影不仅擅长表演,也善于观察生活,表演题材都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
“金掌银掌仙人掌,比不上观众热情来鼓掌,上场我不把别的唱,唱一唱两个过路人花钱买巴掌。”这是《三个巴掌》中的开头唱词,该作品从小故事出发,凭借接地气的主题和独特的演唱技艺获得第十届群星奖。
孟影并未止步于此,继续在内容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孟影在传统淮河琴书的基础上,把当地淮词、大鼓、坠子和民间小调融进创作当中,同时还把黄梅戏、嗨子戏、京剧和豫剧等揉进演唱中。
2015年,孟影以一个真实好干部为原型,创作了一部讲述新型干群关系的作品《轧狗风波》。孟影带着该作品,走进社区、乡镇,进行艺术化宣讲个活动近200场。每到一处,她就借机询问观众对作品的意见和看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最终,《轧狗风波》获得了第七届中部六省文化艺术节政府奖、群星奖等奖项。
除了内容上的改良,形式上的创新同样重要。比如,演唱传统曲目《小俩口抬水》时,在表达小妇人内心世界时用了大段演唱,而在埋怨自己的小丈夫时则改口用说,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文明公交为人民》歌颂爱岗敬业的公交司机,《我为阜南唱文明》一展皖北小城的全新面貌,《猫和老鼠》传达的是反腐倡廉的精神食粮……近年来,孟影先后创作并演绎了多部观众喜闻乐见的琴书作品。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孟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作。其中,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我为阜南唱文明》、《说说咱村新变化》、《农家乐》等作品相继问世。
“由于琴书是用乡土乡音演唱的地方性曲种,与广大人民群众‘不隔语、不隔音、不隔心’,深得当地群众喜爱,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只有接近他们、熟悉他们、理解他们,才能找出正确答案,艺术的创作才有取之不竭的源泉。”孟影表示,曲艺工作者要“管住嘴迈开腿”,要迈开腿走到基层去,到人民中去,用作品来告诉观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融媒体产品《H5: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25-05-06北京饰家装修有限公司厚植诚信文化HOME
- 2025-05-06从温馨的家开始装修很重要新房装修指南从零
- 2025-05-06陈赫家装修风格客厅晒晒明星陈赫的豪宅客厅
- 2025-05-06甘肃临夏装修家装设计临夏便民信息招聘求职
- 2025-05-06大业美家装修报价石家庄大业美家47精奢家
- 2025-05-06东社镇装修公司有哪些家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东
- 2025-05-06杭州家装装修博览会2023杭州西湖国际博
- 2025-05-06创美筑家装修设计创优质工程经典做法介绍装
- 2025-05-06德阳鑫家源装修四川省21个市州城市形象宣
- 2025-05-06参观姑姑家欧式装修玄关姑妈帮我装修这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