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经济生活

大洼客厅装修效果靠谱奉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家

2025-04-25 来源:橙子资讯

奉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家庙

作者 汪德山

辽宁省北镇市高山子镇南八华里的赵家村,有一座祠堂式建筑——奉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家庙。

张氏家庙为何建于此地?家庙的建筑状况及其兴衰结果如何?听我慢慢道来:

一、家庙缘何建于北镇市高山子镇赵家村

张作霖是海城县驾堂寺(今大洼县驾堂寺村张家窝堡)人,家庙建于赵家村的原因,众说不一,主要说法有三:

其一.感激赵家村水土给予的恩泽。张作霖幼年因父亲张有财耍钱被赌棍打死,家境艰难,随母亲从海城驾堂寺沿途乞讨,投奔黑山县二道沟子(今北镇市高山子镇赵家村)姑母赵天巨家。姑母也是家贫如洗,不能养活张家母子4人,无奈年纪十二.三岁的张作霖光着脚跟母亲讨饭,其长兄扛活作月。时间不长,张作霖给本村财主赵老恆放猪,艰难地维持四口之家。后来,张作霖曾卖包子,作货郎,学獸医,出没赌场,直至投入绿林。从这段时间到张作霖带兵投降清朝新民知府曾子固之前,均在赵家村一带度过。张氏把庙建于此地,乃出于对这段青春年华的眷恋,感激赵家村水土给予的恩泽。

其二.显示其权贵。 张作霖共有六位夫人,生八男六女。在北镇境内曾纳娶三位夫人。中日甲午战争暴发后,张投靠营口号称宋四爷的部下当兵,于田庄台打败仗身着军装,骑马回家。当时匪盗四起,赵家村赵老恆为保命守财,将次女綽号大斜匣子(因眼斜腿大得名)嫁给张作霖,为第一夫人,生子学良.学铭,生女冠英。清光绪26年间,又纳北镇县窟窿台乡周家窝铺卢德奎之女为妾,后称卢二夫人。生二女,怀英.怀卿。在张作霖晉为东北军元帅时,其姨母王氏来中安堡冯家,看中王繩武之女,回沈介绍给张,娶过门。因五夫人寿氏失宠,嫉妒为仇,趁大帅赴北京议事,寿氏巧言将王氏打发回中安堡探亲。张从京返沈,问及王氏之事,寿氏谎言六太太嫌元帅老,私逃不归了。张怒,将王氏弃之。王氏曾改嫁几处,后嫁到黑山县蛇山子郭家,年八十四岁时尚健在。张作霖将寿氏贴身丫鬟马月清纳为六夫人。人称马姨娘,生一女,名怀敏。张选择赵家村建祠堂,其用心是显示其权贵,助亲属之威。

其三.显示其赵家村为发家宝地。张作霖升为奉天督军.东北巡阅史.奉军大元帅时,为兴家创业 ,在北镇东部大肆掠夺耕地,先后建立刘家.东青堆子.赵家等三个经营土地的窝铺,耕地万亩以上。全靠招揽当地佃户来耕种,又顾拥大小管家,收租催贡,年终送往沈阳帅府。选择赵家窝铺建家庙,既是奠定家基,光宗耀祖,又是张发家宝地,显示其人杰地灵。

二、造型宏伟的张氏家庙

张氏家庙始建于1923年(民国12年)3月,到1925年8月圫竣工,历经两年半时间。建筑规模大,造型雄伟可观。庙基占地13000平方米(核二十亩耕地)。周围青砖围墙高2丈2尺,宽6米,墙头砌有城墙式垛口。四角筑有瓮型的双层炮台,上有枪口。围墙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00米。东西正门,是宫廷式门楼,红漆大门,笔直沙石路贯通东西。大帅.少帅和夫人由正门出入。一般人不准走正门,由两侧边门出入。

家庙式样是按北京顺承王府(张作霖入关时曾住过)设计的。在院内普垫七尺厚地基土,在路北建筑三个不同风格而又互不联系单独存在的四合院套,大有江南建筑之风彩。

进正门路北第一个院落是张氏祠堂,正殿三间,两厢配房和前殿各三间。别致的门楼青砖墙壁,绿色琉璃瓦,相映生辉。金碧辉煌,正殿内砌有神台,用檀香木雕成的神龛一座,高八尺,宽五尺,龛内红绫幔帐两幅,内供檀香木牌一尊,上书“供奉张氏门中先远各代宗亲考妣之主位”。两厢配房内壁有”岳母刺字”.”孝子图”的壁画,非常引人注目。院里耸立两个赑屃(龙之九子之一,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驮载石碑)驼着两座汉白玉碑,其一铭刻曾任奉天盛京将军赵尔巽为大元帅张作霖撰写的碑文。另一碑刻的是大帅勋免告戒张氏子弟的训词。院外,竖有两个斗式旗杆,顶尖是用锋毛铜铸制,耀眼夺目。门的对面,路南建了一座长二十米,高六.七米的绿琉璃瓦压顶红漆面的影壁。

中间院落是客厅。作为大帅.少帅及老少太太们来家庙祭祀时的住处。正.厢.门房各五间,全是青瓦房,其屋顶稍低于祠堂正殿。这个四合院是整个家庙的最好建筑,雕梁画栋,精巧玲珑。院内是方砖铺地,十分讲究。东西配房有名人书画,还有张作霖秘书檀国环题词贺联。正厅中间放有三米长.二米宽.一米高的方桌。在镶有水晶石桌面的里边装有”中八仙”人物模型,扭动开关,人物自由活动。汉白玉石和檀香木雕刻的三国人物画像装饰着两厢屋壁。门洞两壁用白灰雕刻”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人物像。汉白玉雕塑的两只雄狮摆放门外左右。”斋庄忠正”四个醒目大字镶嵌在门上坎正中,显得庄严肃穆,恪静雄伟。院后是家庙后花园,种植许多奇花瑶草,艳丽动人,大有帅府门第的一派景气。

最后一个院落,是为大帅或帅府来祭祀时带来的侍卫人员,和平时收拾家庙内宅的佣人,以及经营庙产的伙计准备的住处。另有豆腐坊.厨坊.更坊.仓库等设施。所以房间多于前两个院。正.厢房和门洞两侧均是七间砖平房的四合院。院门道南,盖有车马棚和农具库。

建筑用工.技术人才从关内招聘,力工.车工多半是当地佃户尽的义务工,共动用人工万人以上。建筑用的珍贵材料和碑.狮子等是从北京顺承王府运来的。庙建成,共耗费奉票(有说银元)四十万元。平时祭祀的费用和庙内佣人的费开支,靠庙产收入。

三、大帅少帅三碣家庙

家庙建设过程中,张作霖亲临两次。一次是破土动工时,张从沈阳来赵家村,为家庙奠基破土,指点修筑计划。没兴师动众,在庙基地后边的五间草房住一宿。二次是1925年春末,祠堂与客厅已竣工,张作霖在前有马队探路后有侍卫军护拥下,乘坐小车子从沈阳草道来赵家村,住进新的客厅。为表白不忘乡亲父老,显耀本帅超人的风采,扬言接待各屯乡老。据见到大帅的人说,大帅个头不高,是个不胖的小老头。黑黝黝的脸膛,留着小胡子。他吩咐卫士赏给前来碣拜的百姓每人一张奉票(元)。可惜,承情的人并不多。因为老百姓同那些横眉立目腰挎盒子枪的大兵有些犯相,便迴避不见了。这次大帅来赵家村住十三天。

家庙落成,一年秋后,少帅张学良从沈阳乘火车到田家窝铺下车,步行三华里来到赵家村家庙。少帅此次亲临,一是瞻仰家庙,祭祀宗亲。二是探望奶母赵老太太,表养育之恩。没有惊动地方政府和乡亲,即日返沈。

家庙平时的祭祀,除大帅和住在本村的赵夫人外,历年逢节日派代表前来祭祀。

四、家庙三次惨遭破坏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北镇伦陷。帅府来家庙祭祀的人中断了。一个名叫四十万次郎的日本鬼子霸占了张氏家庙,遂之将庙内珍贵的藏品和古物器皿偷偷地运回日本。并把东西门堵死,只开南门。东院张氏祠堂作了仓库,客厅为四十万次郎家眷住宅。西院除将一栋留给少帅奶母赵老太太外,余者是四十万次郎经营庙产雇工们的住处。有的地方存放车马农具。把整个家庙破坏了。院内杂草丛生,树木凋零。

1945年”八一五“祖国光复,家庙又遭到国民党的严重破坏。由于战乱,家庙里的全部房屋木料,砖瓦石块被人抢劫一空。砍倒树木。

仅存的两块石碑,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视为“四旧“,打翻在地,腰断三截。家庙更加破败不堪,一片荒芜。

五、家庙遗址现状

解放后,在仅保留张氏家庙围墙的大院里,赵家村的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 ,在家庙遗址上,建起了村政府,盖起了小学校的两栋教室。高山子供销社建起了分销商店。院内广植树木,一派生机。现在,张作霖家庙围墙及遗址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农村百事通编辑部

科海故事博览杂志

工程技术

时代报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