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小米装修

起名思沛文盲皇帝刘邦一生著诗2首却力压乾

2025-10-21 来源:悦维资讯

原创 诗词小煮 诗词小煮 2024-03-26 11:04 河北 54人听过

刘邦从一个泗水亭长,做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是旷古绝今。

众所周知,刘邦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写的两首诗,却一直流传至今,甚至达到了与专业诗人媲美的程度。

反观乾隆皇帝,从小接受正统的皇家教育,学习诗书礼仪。

他一生曾写下四万多首诗,差不多接近《全唐诗》的总和,却没有一句流传开来。

然而,“文盲皇帝”刘邦一生著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如今已成千古绝唱。

刘邦的《大风歌》

前195十月,刘邦率兵打败淮南王黥布的叛军,返回京城长安途中,经过故乡沛县停下来,在其行宫设宴,召集过去的朋友和父老乡亲一起纵情饮酒,并在县里挑选了一百二十个儿童,教他们唱歌助酒。

酒喝到高潮,刘邦敲击着一种名叫筑的乐器,即兴作歌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亢苍凉的歌声中,刘邦“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他对父老乡亲们说:“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这首《大风歌》,是刘邦政治情怀的真诚倾诉。

短短三句二十三字,那一种乘势高扬、一步登天、由底层小民而践至尊的意气风发,那一种削平群雄、君临天下、颐指气使、衣锦还乡的志得意满,那一种危机四伏、前路难卜、高处不胜寒的家国忧思,尽在其中。

全诗以风起云飞的意象起兴,威震天下的气势承接,家国焦虑的叹惋煞尾,一气呵成,沛然,浩然,怆然,深蕴一种苍凉宏大的审美效应。

毛泽东很欣赏刘邦的《大风歌》,称赞“这首诗写得好,很有气魄”。

刘邦的《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鸿鹄歌》是刘邦情爱痛苦的泣血悲叹。

刘邦一生女人众多,却很少动真情,不过戚姬是一个例外。

戚姬年轻美貌,且颇多才艺,擅长乐器,能歌善舞,还能依曲自作歌诗。

而刘邦也是无师自通,好击筑、歌舞和依声作词,刘邦姬妾虽多,但像戚姬这样,既可供其餐美色,又可消遣作知音者,却只有戚姬一人而已。

刘邦疼爱戚姬,自然也特别喜欢戚姬生下的孩子,为之起名为“如意”。

加上吕后年老色衰,刘邦对之渐生厌心,吕后所生之子刘盈,虽然早已被立为太子,因天赋和性格与刘邦全然相反,刘邦本来就不喜欢。

渐渐地,因厌其母,于是更厌其子,认为刘盈温和懦弱一点也不像自己,想要废掉其太子之位,而改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

征讨黥布时,刘邦阵前中箭,伤得很厉害,自知不久于人世,“愈欲易太子”,却发现吕后母子势力已成,若要硬作变易,就会导致政治动乱,危及刘氏政权。

刘邦深知吕后“为人刚毅”,残忍好杀,让其得势,戚姬母子绝不会有好结局。

一边是宠姬爱子,一边是汉家江山,鲜鱼乎?熊掌乎?二者只能取一,而取其一就必然丢其一。

掂量再三,还是汉家江山更重要,人谁无爱?即便是草民百姓,也要护好自己的娇妻弱子。

看俺刘三,贵为皇帝,却只能听任恶妇残杀自己的心爱。

当年还笑项羽只会无能地哭喊“虞兮虞兮奈若何”呢,到头来竟连项羽都不如,人家是英雄末路,俺这算是哪一路!

败者固然凄惨,胜者又能怎样?临了竟是异途同归,都唱一支歌——奈若何啊!

而这一切,却不是直白道出,而是借鸿鹄这一意象,和鸿飞千里、横决四海、弓箭莫及这样的画面与意境,巧妙地营造而出,可感可悟,中国古代传统的赋比兴手法,都得到很好的运用。

也许,较之那些反复推敲、秀词丽句、刻意而为的文人诗,刘邦这两首歌诗文字显得太过质朴,太缺藻饰。

然而,恰是这种来自民间,又略高于民间的糙粝之美,以及深蕴这种糙粝之中的厚朴、劲朗,使之风韵别具,素面天然,稳擅高格。

诚如朱熹之评:“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此之壮丽而奇伟者也。呜呼雄哉!”

诗词小煮遇见更好的自己19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毛主席发表《蝶恋花》,胡适读完后评价:真肉麻,没有一句是通的

咏梅古诗千万首,唯有这一首能够“压尽千古”,堪称咏梅绝唱!

诗词小煮

稀罕作者

皇帝3

乾隆1

汉朝1

刘邦3

皇帝 · 目录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熬死了儿子,连孙子都差点熬没了

阅读 5.1万

诗词小煮

关注

分享收藏2873

关注公众号后可以给作者发消息

人划线

投资与合作官网

化工设计通讯杂志

上海包装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