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起名城池我和我的父亲汪国真说不尽是
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尤其是在两人年龄代沟甚大、各自的成长发展又都处在一个变动极大的社会进程中的时候:处在一样看不清未来的时刻,说起好像不算没把握住又早已无法改变的从前时,各自情绪和眼界的推波助澜,让两人的见解只能是天差地别。为了维持表面的平和,少不得各退一步,让时间来化解一切矛盾变动的核心,期待终于能被对方理解的那一天罢了。
就像汪国真老师和他的儿子--两人因诗缘起,成为父子,但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却只存在诗意微妙生发的土壤,以及诗意触碰到现实总变得有些干瘪苍白的尴尬。
因此,汪国真老师的诗歌也许既会被某些人称之为“心灵鸡汤”,又难以在恰好的时节滋养彼时尚且青涩年少的儿子:就像一位成功的父亲总是有意志坚定如城的一面,好像以身作则的经验能够保着他所在乎的一切,都向他期待的方向发展;而出自他骨血的儿子则带着对他较少的回忆碎片,在他人的审视的目光中,因为父亲公众人物的身份,只能开始学着把自己放在一个比他人更加冷静外置的地方,默不作声地把回忆思念汇成一泓深池,等待冥冥中的和解。
两个大家庭之间,关于家庭架构、成员相处、地域差异、子女教育、未来构想等多方面观念的抵触,都能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倍感煎熬。而在无从细细剖分谁对谁错的生活态度面前,即便分开了,需要二次进行抉择的人却是孩子。于是,极端的割裂,就容易成为自我释放的主题。往来的“攻守之势”,也如同城池之间破立变动的此消彼长。
所以,每一位身处这段亲缘血脉中的人,都曾经很激烈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比如两家的老人都曾反复提到对对方的不满,也可以因为作者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坐下来商谈孩子未来到哪里读书更有前途;比如母亲坚持给作者改姓,又要请高人起名,在他的新名字中占据一席之地;比如父亲对儿子既可以有求必应,又容易按照自己的逻辑猜测或否定作者的想法和心愿;比如姑姑一家深度接纳父亲无边界感的一切行为,却总是全盘否定作者和母亲那边的亲属的想法……
那么最终,是城增加了池的名气,即便意料之外地颓然倾倒,仍带着池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笔,更让人叹惋;还是池默默继承、接受了城的威压之势,默默见证了城最风头无两之时仍不乏凌乱的遗撒,并细致收纳记录回忆,让城在若干年后成为我们记忆里更丰富的意象更有诗意呢?
也许,志高如城,思忆如池就该是这样吧--谁让这一城一池,是一对父子呢。
- 2025-11-05国内休闲度假旅游景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
- 2025-11-05旅游日常用品旅游必备的物品和用品你知道吗
- 2025-11-05养生旅游讲师四季健康养生知识送进工地百场
- 2025-11-05济南旅游日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济南24家
- 2025-11-05鳝孔坝旅游美丽的鳝孔坝
- 2025-11-05出门旅游小相机全球最小相机发布比蓝牙耳机
- 2025-11-05000610西安旅游西安旅游000610
- 2025-11-05合肥周边旅游景点门票合肥包公园五一起将免
- 2025-11-05九华山旅游门票优惠8月1日8月31日安徽
- 2025-10-28和别人相处小窍门有哪些参考读书七个技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