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乔起名新武侠的推手
《大公报》副主编 ,《新晚报》总编辑罗孚先生,1982年至1993年因故滞留北京,原因不详。
从此,罗孚改名为史安林。杨宪益有诗赠曰“羁旅京华又十年,风尘谁识史安林。”这时的罗孚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在编辑自己散文集时说“四十年来我写了不少假话,错话,铁案如山,无地自容。”萧乾评论说“这是巴金的《真话集》以来,我第二次见识这样的勇气,这样的良知,这样的自我揭露。”
一九八三年初冬,罗先生去朝内大街166号的三联书店找编辑周健强时,偶遇范用。从此,罗孚开始给三联写稿。大约是一九八四年夏天动笔,次年秋天完稿。三联书店出版时已经是一九八七年春天了。这就是《香港·香港……》插图请香港画家江启明画,装帧设计出自范用之手,署名“叶雨”乃“业余”之谐音也。作者署名,由罗孚的夫人取名“柳苏”。
不久,柳苏这个名字,在《读书》杂志上横空出世,其中一篇《你一定要读董桥》的文章使董桥这位经济学出身的编辑,名满大江南北。
罗孚更牛逼的事儿,是在五十年代主持《大公报》时,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策划了以通俗的笔法来揭露国民党和蒋介石的作品——《侍卫官杂记》和《金陵春梦》。这两部作品的作者是宋乔和唐人。
宋乔本名周榆端,假托蒋的侍卫官,写蒋介石的逸闻琐事,在《大公报》副刊《新晚报》以《侍卫官杂记》为题连载。后,罗孚又让其助手严庆澍以唐人为笔名,写了章回体小说《金陵春梦》在《新晚报》连载七年之久。
催生武侠小说横空出世的也是罗孚,五十年代初,白鹤拳师父陈克夫向大陆来港的吴派太极拳掌门吴公仪公开挑战,提出摆擂台比武,见个高下。吴公仪当然不能示弱,接受了挑战。香港政府为防止武师帮派之间的纠纷,不允许武师之间的决斗。吴陈两人相约到澳门比武,并得到澳门大佬何贤的支持。未料,前往观武的港人竟然有五千之多。
罗孚从此中看到扩大发行量的商机,鼓动喜欢谈武侠的编辑陈文统写武侠小说在《新晚报》连载,结果,在比武的第三天,《新晚报》就开始连载《龙虎斗京华》是日为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之后就是梁羽生先生的《七剑下天山》。梁先生走红以后,《大公报》也要梁羽生写武侠小说,他是《大公报》的人,当然得先给《大公报》,那《新晚报》怎么办呢?罗孚又鼓励《新晚报》副刊的编辑查良镛写,一九五五年初《新晚报》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从此,金庸这个名字光芒四射。
罗孚一九九三年获准离京后,写过一本书《北京十年》文中只字未提,为何被困,我当然也就不可能知道了。不过借罗孚的话“你一定得读罗孚”。
- 2025-11-05西安旅游消费西安旅游消费方式在悄然改变
- 2025-11-05河南开封府旅游攻略白天的开封夜晚的汴梁城
- 2025-11-05出国旅游必备行李箱旅游达人告诉你出国旅行
- 2025-11-05红色旅游排名天安门井冈山清明红色旅游升温
- 2025-11-05宜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新亮点宜良花海休闲引
- 2025-11-05山西旅游年票一卡通持太原旅游一卡通可不限
- 2025-11-05办旅游签证需要多长时间泰国推出新政方便中
- 2025-11-05旅游类的游戏不只有星空15款值得游玩的太
- 2025-11-05西湖旅游最佳时间杭州最佳旅游时间34月或
- 2025-10-28车体凹陷修复小窍门为了教你修复凹痕我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