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养流浪狗的地方千年潦浒陶焕发生机
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一座号称有千年历史的陶瓷古镇。近年来,在距离潦浒村十余公里的横大路村有了重要发现。经过考古证实,越州镇横大路村出土的这批陶器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距今有2790年。这个发现,把潦浒的制陶史整整提前了2000年。
“潦浒陶”有着悠久的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因为青花而名扬世界。在中国,有两个绵延不绝烧造青花瓷的著名地方,一个是“瓷都”景德镇,另外一个就是云南地区。历史上关于中国青花有两种说法,一是始于元跨革囊工匠从西亚带来“回青料”。二是云南的青花技术是由景德镇传来的。史实是:600多年前的明代,与景德镇相距千里的云南,已能生产出造型丰满、釉质莹润的青花瓷器,这些明早期的陶瓷器物明显带有元代青花遗风。
从考古资料来看,元明时期,云南烧造青花瓷器的窑口众多,玉溪、曲靖、文山、红河建水等地都发现过青花古窑遗址。其中曲靖市麒麟区的潦浒村,是中国早期烧造青花器物的地方;曲靖宣威的明代“朱明”料、清代“珠明”料最为著名,直到1960年,宣威瓷厂都还派人到曲靖潦浒学习青花制作技艺,并请潦浒师傅去厂里指导生产日用陶瓷产品。
在潦浒陶瓷小镇,有一名青花画师,她名叫李关定,1945年出生,今年已是79岁高龄。她自14岁跟师傅学习画青花的手艺,至今已经65年。65年来,老人一生都在画青花,并且画的多数是从明代传承下来的莲花题材的青花,她坚守这门技艺一辈子,堪为人生楷模,实属难能可贵。
新工艺让“潦浒陶”焕发生机
英语专业、导游出身、“潦浒陶”第四代传人刘靖,是“潦浒陶”省级技能大师。
在海外从事导游的刘靖转回潦浒村前,这里的窑工们还沿用传统的方法烧制低端陶器,每天起早摸黑,烧瓦片、酸菜罐、酱缸、土碗……
看着日本柴烧、韩国柴烧大行其道,刘靖决定返乡创业,让村民甩掉“土饭碗”,捧起“金饭碗”。刘靖自费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学习柴烧技艺。回到国内,又先后到台湾、福建、江西等地学习中国传统技艺。学成后,刘靖毫不藏私,本着“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裕才是福”的理念,他带回的江西、福建工匠手把手指导村民柴烧工艺。
在刘靖等一批新型工匠的影响带动下,潦浒村许多过去放弃传统陶艺外出打工谋生的农户开始回归,重新拾起转轮和碾锟,做起了柴烧茶器。
2021年获评省级技能人才的张智,严格说来,他是位画家,从小习画,任职美术教师。制陶,开“垚哥陶坊”,纯属业余爱好。从小就喜欢绘画的张智,来到潦浒烧陶,其实是想进一步把绘画颜料丰富化、绘画色彩多样化。他选用矿物原石,翡翠玛瑙,甚至用金银,在陶瓷上施釉。当高温熔化了这些原料产生窑变之后,那种美,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述。
走进“阳普陶坊”,鼎、豆、鬲、敦、罍、盘、匜等传统陶器被王阳普全部仿古创新制作成“阳普”青花器。盂、罐等青铜器,他也全部仿古创新制作成“阳普”青花陶器。梅、松、菊、兰、竹和诗、词、歌、赋更是他经常手绘和书写的“阳普”青花题材。艺术来源于生活,房前屋后的蔬菜、绿植,院坝里的鸡、鸭、猪、狗,池塘之中的鱼、虾、蛙、蝌蚪,都成为王阳普手绘的题材。他采用“珠明”料,亲手绘制、创烧的5支仿元代“鬼谷子下山”青花罐受到多个博物馆的青睐。
陶瓷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阳春三月,坚守“潦浒陶”古陶技艺的工匠们也“开学”了,他们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前往中国“陶瓷之都”进行研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进一步汲取中华陶瓷文化的精髓,提高“潦浒陶”的工艺水平。
麒麟区与景德镇学院双方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培养既懂得传统技艺,又具备现代设计理念的陶瓷产业人才队伍,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潦浒陶”的独特技艺,将悠久的陶瓷艺术传承下去,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以产业创新带动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麒麟区参加此次人才技能培养项目的30余人涵盖了“潦浒陶”省、市、区级陶艺技能人才,对进一步培育“工匠园区”梯次人才队伍、打造产学研融合平台、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擦亮“潦浒陶”这张亮丽名片将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
- 2025-11-05阅界旅游世界读书日国家超算互联网举办Te
- 2025-11-05起亚K5旅游大家一起来看起亚K5旅行版
- 2025-11-05海山公园石家庄旅游千城胜景丨河北鹿泉海山
- 2025-11-05桂林旅游人数2024年广西三月三桂林共接
- 2025-11-05旅游百事通logo旅游百事通布局海南全省
- 2025-11-05宜宾江安旅游宜宾江安长江边万亩油菜花开了
- 2025-11-05结婚旅游去哪好旅行结婚往往最好
- 2025-11-05哈尔滨国外旅游真正令人折服美国驻华大使也
- 2025-11-05台安旅游节2023台安第四届辽河文化旅游
- 2025-10-28宝马用车小窍门在哪开启汽车空调这几个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