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挨打小窍门为了教育孩子总是和老一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文/辣妈菲爷
一说到隔代教育的问题,群里的妈妈们总是有吐不完的槽:
妈妈①:我家老人就是对孩子各种忍让,有一次我要上班不要我走,还直接在一旁打老人,我看了当场就训孩子不对,老人却还不觉得不对,还护着孩子不让我教训,说我是错的;
妈妈②:我家老人对孩子就是各种宠,不想睡觉那就看电视,就算是半夜1点也照看不误,不想刷牙就不刷,不想吃饭就带出去买各种零食,抢别人小孩东西打架还不制止,说都是小孩子闹着玩……
妈妈③:我家小孩已经被老人无条件宠到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上幼儿园了,还帮着小孩子和老师撒谎请假……
老人的溺爱,无条件迁就孩子,不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这些严重的后果,我们都知道,但是隔代教育这个问题,还真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溺爱孩子,有一些老人则对孩子特别严格:每天都要洗头,冬天也不例外,完全不在乎孩子的发质;看电视就限定只能看20分钟,坐的时候一定要并拢双腿,吃饭不能讲话和看电视……
老人严格点,也确实能给父母省事不少,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些严格就过分了,在父母眼皮底下都不给在沙发上跳,就怕摔着碰着,孩子在地上爬就立马抱起来,怕着凉,直接忽略母亲买回来的爬行垫,不允许小孩子去沙池里玩,会变脏;甚至连小孩子想扮个鬼脸都被禁止,因为担心会变丑……
妈妈④担心娃再这么被老人严格要求下去,会磨灭掉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童心,创造力和想象力被破坏,还束缚身心,成年后到了叛逆期加倍逆反怎么办?
总的来说,由于老人和父母们生活时代和原生家庭环境的不同,只要家有老人,不管帮不帮你带孩子,这些隔代教育涉及的问题都是无法避免的。
可隔代教育产生的问题就真的无解吗?未然。
孩子的坏毛病也不都是老人惯出来的,首先老人就没有义务帮你带娃,人家本已退休,可以好好安享晚年,四处赏花钓鱼旅游,可是因为心疼儿女,想让儿女心无旁骛好好奋斗事业,于是放弃自己安逸的晚年生活来到子女的城市承担起照顾晚孙的责任,这一点,家里的老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感谢的。
老人们也并非都是不讲道理,蛮横无理的,现代文明社会,我们要讲究理性沟通,多和老人讲道理。
看到这,你估计又要有意见了,放在现代的家庭生活里,“理性沟通”哪有那么容易,特别是一旁还有个搅屎棍猪队友般的老公,分分钟理性沟通变成全家撕逼大战。
这一切的症结也是因为:隔代教育的背后就是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的权利之争,两人之间的沟通并不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而是为了证明“我才是对的,你要听我的”,沟通到最后,必然是一人做主,一人屈服。
瞧,如果你们沟通都是抱着这种目的来,最后肯定会变成撕逼大战。
只有抱着“都是为教育孩子,为了他好”这个统一目标,而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才是最具有沟通的现实性及可行性。
有沟通就意味着有谈判小技巧,下面我们将要聊到的小技巧或许会对你的实际问题有帮助:
①尊重差异性,放弃完美
尊重人的差异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家庭出来的人,人生观和生活理念、习惯自然不同,即使是请了一个保姆,也不可能对你事事听从,更何况是为你义务带孩子的老人呢?所以你必须放弃让老人完全按照你的理念来带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教育必然是来自多方面的,除了在你眼前的老人,还有父母,幼儿园老师,同学(对,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别人家孩子),书籍及影像制品等,老人对孩子的影响只是众多影像中一个很小的部分。
所以,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非原则性(例如:生命安全和生病)的问题,我们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娃是自己吃饭还是喂饭,是多穿一件衣服还是少穿一件……这种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就假装看不到吧。
事事追求完美,到时候孩子能被教育得多好都不清楚,别到时候感动了自己的同时还累倒了自己。
而且,别老是说老人溺爱孩子,其实我们做父母的也会不知不觉溺爱孩子,帮他们做一些他们本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我家三岁半的娃有一次上完厕所,我正准备给她擦屁股穿裤子,娃居然和我说“妈妈我自己可以穿,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奶声奶气的话瞬间让我这个老母亲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我也才意识到,我们经常提醒老人不要给孩子包办事情,不要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其实我们这个提醒者也经常有包办的行为习惯。
所以我们在指责他人的时候,可以先冷静一下,想想自己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这样一想,老人的这些溺爱行为是不是就没有那么“罪无可恕”,是不是就能做到理性沟通了。
②记得回避孩子,不起正面冲突
比如当孩子挑食不吃某种蔬菜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在桌子上挑明,不然分分钟你能收获来自老人的回怼“你小时候不也是这样的!”事已至此,你也千万别火气上来,记得让笑容再挂脸一会,对小孩说“是呀,所以我小时候老挨打”,一方面顺着老人的意思说话,另一方面也敲打了孩子,回避了原本可能会起争执的对峙。
另外,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选择把孩子拉进房间或者是厕所等地方,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个小黑屋,或者使个眼色让老人回避一下,这样小孩子没有老人这个避风港,自然就不会回避自己的过错,老人也不会因为听到孩子哭泣而于心不忍。
或者提前和老人沟通好,一旦涉及到某些事情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回避。
有时候真的没办法和老人有了争执,需要静静商量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孩子,不然孩子在一旁撒泼打滚分分钟让你们的沟通效果直线下跌。
③巧妙利用第三者
作为一个深谙此道的辣妈真的有话说这个诀窍了,辣妈因为家有一个深爱和我抬杠的婆婆,只要是我说的,不管对错,她都必须反驳。比如我最近觉得空气不太好,想让孩子奶奶平时孩子在家休息的时候就打开空气净化器吧,结果她立即回怼我让我把孩子养在真空环境里。
真是分分钟气死人不偿命,于是机智的我选择了用第三方来代言的方法,某天悄悄转发了一篇《PM2.5对婴幼儿危害更大 严重污染可致肺泡停止生长》的文章到奶奶也在的邻居群,当场立刻有别的邻居回话“是呀,所以这几天我都开着空气净化器,就怕关了出事。”
果真,那几天我回到家都看到奶奶默默把净化器打开了。
这也是针对比较迷信的家长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什么孩子就要吃的白白胖胖的就拼命给孩子塞吃的,这时候特别适合转发一篇医生发表的科普文章《把宝宝养的太胖,后果很严重》的文章到群里。
除了微信文章,我们还可以给老人手机里装上一些会定时推送育儿知识的育儿app,以及加上小区里其他爷爷奶奶的微信。
④别偷懒,多点自己单独带娃的时间
当然,减少隔代教育矛盾的方法,还是要自己单独带娃,每逢周末,我都用给老人放假的理由自己带上娃出门溜达。
自己带娃也非常轻松,也不用担心喂饭的问题,娃想吃多少是多少,想用牙签吃饭也行,只要她乐意,顺便给娃清清平时被奶奶塞得饱饱的肠胃;当然最好的就是干什么都没有人在一旁叽歪,什么领子太宽要漏风换一件衣服,什么裤子沾了一点泥巴要赶紧换……
有一次公司搞活动,我单独带娃去了,同事非常惊讶我居然可以独立带娃……所以说呀,要想减少老人对娃的影响,就尽量自己多带娃,多多练就自己带娃的好本领吧。
隔代教育最忌讳的就是一边在一旁做甩手掌柜,一边又对老人带娃的方式指指点点,这样的父母你和谁吐槽都是白搭。
⑤讲究说话的艺术
这个放到最后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最难,它不仅需要你有很快的反应能力,还需要你对自己的情绪控制。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软话”比“硬话”更有效果,但是很多时候脾气爆的你话都冲到嘴上了,性子直的你也不愿意和那个一直和你抬杠的人说那些漂亮好听的话。
都说养孩子就是人生的修行,不如你也一起修行吧。
比如我们常见的喂饭问题,老人非要给孩子喂饭。与其直接说“不是说让你别给孩子喂饭吗?你看被你惯得什么都不会,去了幼儿园怎么办呀”。话里带着的指责意思分分钟让老人跳脚,合着给娃喂饭都是她的错。
这时候你应该这样说“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如果自己不会自己吃饭,到时候在幼儿园她就会吃不饱,到时候吃亏的可是你的孙女呀”
隔代教育,本质上都是教育孩子,也没什么必要小题大做,也并不是没有破解的方法,更重要的,你自己也应该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家长。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 2025-11-05临沂附近旅游推荐盘点临沂美到爆的十大自然
- 2025-11-05乡村旅游娱乐吃完麻辣烫游天水天水市推出1
- 2025-11-05旅游条例属于厦门经济特区旅游条例获表决通
- 2025-11-05旅游订餐电话众信旅游您可拨打众信旅游热线
- 2025-11-05河南南召旅游南召县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
- 2025-11-05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全
- 2025-11-05入境马来西亚旅游中国公民赴马来西亚有最新
- 2025-11-05旅游店经营青海湖打造全域旅游经营模式
- 2025-11-05手机旅游平台5个市上线智慧旅游平台1部手
- 2025-10-28白醋去脸上痘印小窍门简单有效祛痘印的小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