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正午

无人驾驶车未来的发展前景怎样无人驾驶汽车

2023-07-19 来源:橙子资讯

无人驾驶车未来的发展前景怎样(无人驾驶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1.无人驾驶车未来的发展前景怎样

无人驾驶汽车[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

全球无人驾驶产业进程明显加速。2014/15/16 年分别为有 7/4/9 家公司获得加州无人驾驶路测许可,2017 年至今就已有多达 25

家公司获得许可,超过过去三年的总和,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表明无人驾驶的产业进程呈现明显加速状态,全球各大公司正加速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无人驾驶领域的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

无人驾驶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未来千亿市场规模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汽车行业,一般是指其汽车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相关数据,无人驾驶汽车到2025年可以催生出一个2000亿至1.9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至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1180万辆,2025-203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8.35%,届时中国将占据全球市场24%的份额。

无人驾驶发展方向

无人驾驶的推进需要在五个维度同时进行,消费者接受度、技术整合度、生态体系、立法、基础设施投资,不可或缺。

消费者对无人驾驶的接受程度从信息到辅助驾驶,到最后控制权交给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从传感器[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chuanganqi]到DSRC,到技术的融合。

生态体系从各种互联网公司新进入到逐渐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最终发展成新的行业。立法方面,从地方立法/州立法,到DSRC 强制立法,到全国范围的立法。

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从地方的测试基地,到地方交通枢纽的接受,最后到全国范围的基础设施投资。

总的来看,五个维度的推荐互为前提条件,交错前进,最终形成新技术、新行业、新生态。

无人驾驶前进的五个维度:消费者接受度、技术整合度、生态体系、立法、基础设施.

无人驾驶发展关键因素

高精度地图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因素,在无人驾驶汽车出行前及行驶过程中提供路径规划功能,是无人驾驶汽车出行的基础。虽然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利用车身上的大量传感器来探测车辆周围情况,但这并不能取代高精度电子地图导航对无人驾驶的引导作用。高精度地图犹如无人驾驶汽车的记忆系统,使得即使车载传感设备还未取得前方较远处的交通信息,无人驾驶汽车就已经基于自己的“记忆”规划好了一条“熟悉”而又便捷的路径。只有行驶在自己“熟悉”的道路上,无人驾驶汽车才能真正满足方便、快捷、安全等要求。

2.无人驾驶的发展现状

“虽然国外起步较早,但中国无人驾驶技术与其相比差距并不算大。”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从事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教授贺汉根说。早在2011年,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无人车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的高速公路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实验车实现多次自主超车。“如今我们的无人车辆能从深圳开到北京,研发重点转向城市密集交通下复杂路况的处理。”贺汉根说。

不同于国外车企以自主研发为主,我国车企大都采取了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车企基于产品,研发机构着重于技术,相互补充验证。”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黎予生说。

针对未来汽车产品的智能化[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趋势,国内车企研发纷纷提速,无人驾驶技术成为重要的研发目标。黎予生表示,长安汽车将加大投入,计划到2025年建立起1500人的研发队伍,累计投入130亿元提升无人驾驶等智能汽车技术水平。

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方兴未艾,然而摆在车企和科研院所面前的还有许多困难,技术水平不足、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

“因为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试验困难重重。”黎予生说,“道路验证非常复杂,建议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即便困难重重,中国无人驾驶的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广阔。虽然2015年上半年中国车市产销有所放缓,但改善性需求、结构性调整给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3.无人汽车的市场前景有多大

无人驾驶的定义及发展

近年来,无人驾驶汽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项汽车技术,不少国家已经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即智能驾驶汽车是一种自动化载具,能够部分或者全面代替驾驶员进行驾驶行为,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最高形态。从原理角度看,无人驾驶控制系统模拟人类的驾驶方式,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组成,对应感知、决策、执行三大功能模块。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

目前,随着主要车企及科技公司不断推出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放宽无人驾驶汽车相兰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道路测试和规划、驾驶分级、汽车制造等方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的《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到2021年,预计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70.3亿美元;到2035年,预计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2100万辆。

目前,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中,美国属于领先地位;在亚洲范围内,新加坡的进度较为领先。

创业公司高速发展,重塑无人驾驶产业竞争格局

2014/15 年获得许可的公司中均无初创公司;2016 年初创公司5 家,占比56%;2017 年至今初创公司16

家,占比64%,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作为行业新进入者,初创公司轻装上阵,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判断,初创公司有望凭借各自优势,在无人驾驶整车制造、运营、系统解决方案或关键零部件等领域获得重要地位。

中国有望成为最大无人驾驶市场

无人驾驶发展至今,全球已有多家企业审布在2020年前后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据预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需要花15-20年时间达到25%,带有公路和交通堵塞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将率先上路应用;到2022年,带有城市自动驾驶模式汽车上路;2025年之后,完全无人驾驶汽车才会大量出现。

201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其中就有提到,至2020年,汽车产业规模将达3000万辆,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占有率将达50%;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够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辆车都应采用无人驾驶或辅助驾驶系统,国内无人驾驶汽车数量将稳步上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2100万辆。参考2015年全球汽车年销量突破8000万台,中国销量接近2500万台。庞大的汽车销量和消费者对科技的需求,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

无人驾驶车辆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最终方向,通过使用计算机、传感器和其他技术设备使车辆在没有驾驶员的主动控制和连续监测下可以安全行驶。从整车制造角度出发,无人驾驶车辆构造可分为环境感知系统、定位导航系统、路径规划系统、**处理单元、辅助驾驶系统与运动控制系统六大系统。

4.中国的无人驾驶还有多远

据报道,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进入创新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迈向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无人驾驶车作为未来生活的“第三空间”,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再次受到了关注。

报道称,不仅是传统汽车品牌紧跟科技革命,“万物互联”下,一些IT巨头也抢抓热点。比如在巴塞罗那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英特尔展台上的5G自动驾驶汽车,去年12月已经在东京街头完成了无人驾驶实测。

但是智能网联汽车要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其无人驾驶,离不开多方支持。除了技术储备,尤其需要一些行业标准以及法律保障,比如,无人驾驶车如何识别交警指挥手势,电动车乱穿马路导致的碰撞,责任如何认定及处理等。

各国对无人驾驶的法律监管不同,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国内外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差距,相比之下,我国尚无明确法规,不乏有车企“打擦边球”甚至违规进行“黑路测”的情况,真正要实现松开人们双手双脚的无人驾驶,可能还有一段时间。

希望无人驾驶时代可以早日到来!

5.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景怎样

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前景更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已超出市场预期。随着5G技术的加速普及、互联网巨头的快速推动,以及汽车智能化技术的成熟,自动驾驶汽车产业步伐将继续加速发展,有望在2020年实现商业化。另外,英国**估计,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市场的规模约为9000亿英镑(约合1.29万亿美元).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驾驶辅助系统利用传感器、算法和执行层可以实现辅助驾驶,大幅提升驾驶的安全和舒适度,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目前高级辅助驾驶逐渐成熟,预计2019 年全球市场渗透率将超过25%。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细分领域有望率先受益。机构预计,到2020年,我国驾驶辅助系统市场规模在700亿-8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约60%。

可能预示着包括无人驾驶汽车在内的网联智能汽车正在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道路,包括潜力、未来格局等方面,都值得汽车行业及互联网行业思考。

6.无人驾驶汽车什么时候能在中国普及

无人驾驶汽车什么时候能在中国普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车辆还不够智能,不够完善,中国路况复杂,所以任重道远[任重道远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èn zhòng dào yuǎn,意思是路程很远。]呢。

无人驾驶汽车什么时候能在中国普及?人工智能车辆还不够智能,不够完善,中国路况复杂,所以任重道远呢。无人驾驶汽车什么时候能在中国普及?人工智能车辆还不够智能,不够完善,中国路况复杂,所以任重道远呢。

无人驾驶汽车什么时候能在中国普及?人工智能车辆还不够智能,不够完善,中国路况复杂,所以任重道远呢。无人驾驶汽车什么时候能在中国普及?人工智能车辆还不够智能,不够完善,中国路况复杂,所以任重道远呢。

7.中国什么时候才有无人驾驶的汽车

1、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2、2005年,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

无人驾驶汽车的特点

1、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2、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启迪

中国航班

汽车知识杂志

健康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