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写诗歌颂他这位名将最后什么结局
杜甫曾写诗歌颂他,这位名将最后什么结局?
古代文人,历来讲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与做人原则,不愿违背良心向权贵低头谄媚。但在很多时候,正如一首歌词中所写,人们必须考虑“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深受这个问题困扰。
杜甫一生仕途艰涩,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因为出身贫寒,没有关系背景,在科举考试中又连遭挫败,使得他的入仕之路分外艰难。唐朝初中期,文人们的主要出路无非这两条,一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吏,二是当上名臣大帅的幕僚,再逐步升迁。
杨国忠当时还是籍籍无名的基层小吏,无人关注。但精明的鲜于仲通却意识到此人的价值,于是竭力向朝廷保举推荐杨国忠,使得杨国忠一步步升迁,并得到唐玄宗的垂青,从此一步登天,当上大唐宰相。
杨国忠从此把鲜于仲通视为心腹,发迹之后立即提拔他,让他当上剑南节度使,成为坐镇西南的封疆大吏,后来又当上京兆尹。他手握大权,朝中又有杨国忠当靠山,红极一时,。杜甫也想通过鲜于仲通的引荐走上仕途,于是向他献上自己的一首诗《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杜甫在诗中对鲜于仲通极尽赞美讴歌之能事,称赞他“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侯伯知何算,文章实致身。”“脱略蟠溪钓,操持郢匠斤。云霄今巳逼,台衮更谁亲?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诗中把鲜于仲通与姜太公、陆机等历史名人相提并论,颇有溢美之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杜甫此次却看走了眼。这个鲜于仲通大人,表面上衣冠衮衮高车驷马,实际就是个靠巴结杨国忠而上位的蠢材,治国用兵都一窍不通。天宝末年,唐朝与南疆的南诏国关系恶化,双方大打出手,进行了一场持续数年的大战,史称“天宝战争”。
天宝十年(751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奉命带领大军攻打南诏。南诏国王阁罗凤以弱敌强,毫不畏惧,他采用诱敌深入之策,一步步把唐军引入伏击圈。鲜于仲通不知是计,在西洱河畔被南诏重兵包围,全军覆没,“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六万士兵无一生还,鲜于仲通被打成光杆司令,狼狈不堪地逃回唐朝。
但他有杨国忠这个大靠山,杨国忠替他掩败为功,丝毫没有承担战败之责,依旧高官得坐骏马得骑,身居高位。而杜甫这样满腹才华的贤才,却被迫低眉顺眼向这种蠢材祈求一官半职,唐朝的衰败之势至此不可避免。
- 2025-05-06成品家具装修的家全屋定制和成品家具哪个划
- 2025-05-06藏族家装修风格价格2024年民宿当下最火
- 2025-05-06常州薛家装修设计在薛家住薛享薛佳
- 2025-05-06800平家装装修800平现代别墅豪华装修
- 2025-05-06陈建斌家装修秒杀聂远家同是演皇帝聂远和陈
- 2025-05-06店铺装修和家装的价格开个超市便利店需要多
- 2025-05-06百家装修公司广汉百家讲坛书法大家的小个性
- 2025-05-06yoyo家的高端别墅装修装修流程点赞收藏
- 2025-05-06电视剧上海家装修突围靳东秦岚夫妻俩的家普
- 2025-05-06积木家全国连锁装修石家庄数据超60万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