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装修室内

古代军队远征大漠他们的粮食怎么来的

2023-11-24 来源:橙子资讯

古代军队远征大漠,他们的粮食怎么来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打仗的军粮问题一直是战争当中的核心问题,这甚至于关于战争的成败。比如,总结出三十六计的檀道济就曾经运用沙子伪装成军粮,最后避免了一场大损失。但是在现代交通发达的情况下且常常有军粮问题发生,何况是古代呢?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的绝大多数军事家也都想到了,比如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就在《孙子兵法》当中写到:因粮于敌。也就是打到哪儿,吃到哪儿。而且孙武还主张,如果遇到敌人的粮食,能吃就吃干净;不能吃就带走;如果带不走,那就把它全部烧掉,烧掉敌人的军粮就是对我方最大的帮助。

在古代中国内部的战争当中,这种办法当然是司空见惯的。我们也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历史上的军队不会在中原行军的过程当中被饿死,即使是没有粮食,他们可以去向当地老百姓购买粮食;如果说没有钱的话,也有不少军队会选择去抢。毕竟,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饿死粮食,冻死不拆房”的军队都是精锐当中的精锐。

然而,如果是远征大漠呢?譬如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之后,匈奴屡屡南下中原,使得汉朝不胜其烦。一开始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尚且还在隐忍当中,等到汉武帝即位以后,终于忍受不住了,发起了连续许多年的战争。但是这些战争绝大部分都是要远征万里,在不毛之地作战,粮食供给问题怎么办呢?

突然出现的卫青部将郭成一下子搞到了“畜数千百万”,这是不是给了卫青他们极大的想象呢?是的,如果汉朝的军队能够像匈奴掳掠汉朝的粮食、蔬菜那样掳掠他们的牛羊,其实汉朝的军粮供给也可以大大的减少。霍去病打仗都以突然袭击、长途奔袭为手段,我们有理由猜想,他们确实是盯上了匈奴人的牛羊。

那么,如何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匈奴人牛羊汇聚的地方呢?这时候博望侯张骞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认得匈奴的路。为了保证精准的打击匈奴人的牧场,汉朝出兵也往往在冬天或者春天,这时候北方大部分草场都枯萎了,留下的唯一的水草丰美的草原必然是少数,而且都被富裕的部落所占领。那么张骞只要带着大家去找那几个最丰盛的草场就可以了。

所以到了后面我们看到汉朝的战绩当中往往都有牛羊数十万、数百万这样的记载。这些东西大大减轻了汉朝的军粮补给压力,而且给士兵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毕竟牛羊肉在南方可不是随便能吃得到的。到了后来,汉朝甚至学习匈奴人,直接在出征的时候带上牛,一方面可以拉物资,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军粮。比如李广利打大宛时:

“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馀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馀匹,驴骡橐它以万数。”

北京美国留学中介机构

美国大学专业选择

康奈尔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