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桃花

即墨蓝村曾有个夷国这里曾是西汉宋昌的封地

2023-12-19 来源:橙子资讯

即墨蓝村曾有个夷国 这里曾是西汉宋昌的封地

在青岛地区,分布着不少古国遗址,如胶东国 、不其国 、莱国……这些古遗址声名在外,但说起夷国,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夷国古城(即壮武古城),遗址位于现在的即墨蓝村镇古城村。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人曾受封于此。他们一个是西汉的宋昌,被封为壮武侯;一个是西晋的张华,被封为壮武郡公。

壮武古城脱胎于夷国古城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中曾经有“南北古城”的说法,大意即是即墨的南边和北边各有一个古城。其中的北古城,说的是棠邑古城,城址位于移风店镇南、北古城村之间;而南古城说的就是壮武古城。

壮武古城既然被称为古城,必然历史悠久,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建的呢?至少是西周时期。据史璐《东夷古国兴衰》记载,夷国,即殷商甲骨文中的“人方”、“夷方”,是周武王灭商时东迁的东夷古国,都城壮武(今即墨蓝村镇古城村)。据《齐乘·考证》载,夷国古址即为此地。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中考证:“夷,国名……卜辞(占卜之辞)有‘人方’亦即夷国。”他还考证,壮武古城是夷国都城。那么,壮武古城就是夷国古城了。

宋昌帮助刘恒当上了皇帝,刘恒自然不会忘记。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后来,汉文帝刘恒赏赐从代国跟随来朝的功臣,他说:“当朝廷大臣诛灭吕氏迎我入朝的时候,我犹豫不决,代国的官吏也都劝阻我,只有中尉宋昌劝我入京,使我得以事奉宗庙。我已任命宋昌为卫将军,再封他为壮武侯。”就这样,设壮武侯国,宋昌成为壮武侯。

西晋重臣张华,被封为壮武郡公

继宋昌之后,第二个受封壮武的是西晋第一名臣张华,被封为壮武郡公,亦食邑(靠封地租税生活)于此。当然,这时的壮武侯国已被废掉,改为壮武县了。和宋昌不同,张华被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有才。那么问题来了,有才的人多了,为什么偏偏张华被封为“公”呢?答案是:张华太有才了。

据《晋书·张华传》记载,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属河北省)人。张华小的时候孤贫,但勤奋好学,无书不读,并且小小年纪就深藏不露。一开始他没有什么名声,于是写了一篇《鹪鹩赋》以此激励自己,表达寄托。连当时的名士阮籍见了他,都赞叹地说:“这个人有辅佐君王的才干啊 !”从此张华声名鹊起。

张华的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学问呢?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后来张华做了黄门侍郎,这可是皇帝的近臣,可传达诏令。晋武帝司马炎仰慕汉代,有一天问他汉朝宫室制度,以及宫内千门万户的情况 。张华应对如流,他又在地上画出图样,旁听的人都傻了,忘了疲倦。再一个就是张华搬家,别人搬家都是家具、衣服、日用品,张华搬家就是搬书。史书记载,张华搬家,光书就拉了三十车!西晋时期已经发明了纸,而且古文本言简意赅,三十车的书,换成现在就是一个图书馆啊 !所以,《晋书》称张华“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学问天下第一!

因为博学,张华写的东西也特别杂,他的传世之作《博物志》。《博物志》主要记载异境奇物,有分类标题,其中所记最多的是山水物产、五方人民、文籍典礼、服饰乐考等,可贵的是这本书还记载了许多古代神话故事及古代科技资料。他的《情诗》,是人内心最深切、最细腻的感受。比喻“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的体会,独特的创造,成了《情诗》艺术上的高标。可以说,张华是中国最早的博学家。

张华不仅博学,而且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强。当时晋武帝要讨伐吴国,朝臣反对,只有张华一人支持,后来大获成功。晋武帝死后,晋惠帝继位,贾后(即著名丑女贾南风)弄权,张华被贾后破格重用,委以朝政。虽然当时晋惠帝昏弱,贾后骄横,而天下安定,这是张华的功劳。

据《晋书》记载,“久之,论前后忠勋,进封壮武郡公。华十余让,中诏敦譬,乃受。”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很久以后,朝廷论张华前后功勋,晋封为壮武郡公。张华推让十余次,皇帝下诏敦促开导,这才接受。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华被封壮武郡公,跟贾后有关。他的死,也跟贾后有关。

原来贾后抓住权力后,滥杀无辜,诛灭异己,且荒淫无度,渐渐引起了王室和朝臣的不满和反对。西晋是司马氏的天下,凭什么被一个姓贾的弱女子操控?于是,赵王司马伦就想发动政变,废了贾后,夺取权力。司马伦在废贾后之前,也要寻找同盟军,派人夜晚去找张华。张华大半生坎坷不得志,是在贾后的无比信任之下,才能施展抱负。虽然他也知道贾后恶迹斑斑,但不忍心背叛,婉言拒绝。

不久,司马伦发动政变,贾后被捕后,张华随即被抓。司马伦派手下处死张华,诛灭三族,终年69岁。朝野上下,无不悲痛。

张华一死,司马伦把持朝政。这个司马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性情暴戾,特别敢冒险,这样的人夺了权只能让社会更动荡。

三年后,永宁元年(301年)五月,齐王司马冏等起兵,诛杀司马伦。司马冏执掌朝政后,上奏晋惠帝,请求给张华昭雪。两年后,朝廷下诏,恢复张华的官职和爵位。

文理导航杂志官网

内燃机与配件期刊

中外企业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