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建筑钢材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兵部卷八十二全文

2024-01-24 来源:橙子资讯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兵部·卷八十二 全文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兵部·卷八十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戈

《易》曰:离为戈兵。

又曰: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

《书》曰:武王至商郊,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又曰:武王伐纣,战於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

又曰:成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孔安国曰:二臣桓毛名。)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千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

又曰: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兑、和,古之巧人。)

又曰: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戣、瞿皆戟属。)

又曰:惟干戈省厥躬。

又曰: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公曰:"备乃弓矢,锻乃戈矛。"

《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又曰:彼候人兮,荷戈与礻殳。(毛苌曰:候人,道路送迎宾客者也。荷,揭也。礻殳,殳也。礻殳,丁外切。)

又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礼记》曰:进戈者前其鐏比,(徂闷切。)后其刃;进矛戟者,前其镦,(音队。)后其锐。(郑玄曰:后刃,敬也。二兵镦鐏,虽在下犹为首。锐底曰鐏,取其鐏也。平底曰镦,取其镦地也。)

又曰: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於东序。(干,盾也,戈句序戟也。干戈万舞,象舞也。)

又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又曰:卫良夫与太子蒯聩入,舍於孔氏之外圃。昏入,适伯姬氏。既食,孔伯姬仗戈而先,太子与五人介舆豭从之,(分械甲也。)迫叔悝於厕,强盟之。(孔氏专政,故劫孔悝,欲令逐辄。)

《汉书》曰:宣帝时,美阳鼎献之。张敞好古文字,案鼎铭勒而上议曰:"今鼎出於郊东,中有刻书,曰王命尸臣,(孟康曰:尸,主也。)官此扌旬邑,赐尔鸾旂,黻雕戈尸,臣拜手稽首。窃以传记言之,鼎殆周之所以褒赐大臣也。"

又曰:武帝元鼎五年,南越相吕嘉反,遣归义侯严为戈船将军,(张晏曰:严故越人,降为归义侯。越人于水中负{殹金}々人船,又有蛟龙之害,故置戈於下,因以为名也。)下离水。

《晋书》曰:《贾充传》云:"高贵乡公之攻相府也,充率众拒战於南阙。军将败,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问充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充谓曰:"公养汝等正拟今日,复何疑。"济於是抽戈犯跸。

崔鸿《前赵录》曰:李景年字延祐,前部人。长平之战,刘聪马中矢,几为晋军所获。景年以马授聪。挥戈前战。以功封梁邹侯。

《战国策》曰:中山君飨都大夫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於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走。有二人挈戈而随,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当饿将死,君下壶食餔臣之父,故来死君也。"中山君慨然仰天叹曰:"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食得士二人。"

《国语》曰:秦师侵晋,惠公令韩简挑战,曰:"昔君之惠,寡人未敢忘。家人之众能合之不能离也。君若不还,寡人将无所避。"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

《庄子》曰:孔子穷於陈蔡,七日不食,弦歌鼓琴。子路仡然执戈而舞。

《韩子》曰:勾践入官於吴,执戈为吴王洗马,故能杀夫差於姑苏。

《吕氏春秋》曰: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远立,(郭远立,矢石不及也。)又居於犀蔽犀橹之下,投枹而叹(投,弃也。)曰:"呜呼,士之遫(音速。)弊,尽一若此乎!"(遫犹化也,一犹皆也,言士之燮化弊恶皆如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由君不能耳,士又何弊尽之有!"简子乃去犀蔽犀橹,而立於矢石之所及,(矢,箭也。石,弩也。)一鼓而毕乘之。(毕,尽也。乘,凌也。)简子曰:"与我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

《淮南子》曰:阳虎为乱於鲁,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赏,失者夷族。围三匝矣,阳虎将举剑而自刎颈,门者止之曰:"我将出子。"阳虎左执剑,右提戈,赴围而走,门者出之。阳虎既出,顾出之者,以戈推之,攘祛薄腋。鲁君闻阳虎失,怒所出之门。以为伤者战斗者也,不伤者为纵之。伤者受厚赏,不伤者受重罪也。此所谓害之而反利之者也。

又曰: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授戈而捴日。日反三舍。(鲁阳,楚人也,文之孙,司马期之子,所谓鲁阳文子也。楚僭号称王,其守县大夫皆称公,曰鲁阳公,今南阳鲁是也。)

《五经要义》曰:国君及元率戎车将在中央当鼓,御者在左,勇力之士执戈在后。

陆景《典语》曰:戈刀虽备於执事,而无所扬其锋。

桓宽《盐铁论》曰:匈奴处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如中国之麋鹿耳。好事之臣,求其义,责之礼,使中国干戈至今未息。

《玄晏春秋》曰:七年,春王正月乙酉,予长七尺四寸矣,未通史书,与从姑子梁柳等击壤于路,或编荆为盾,执荻为戈,分陈相刺习兵,共以为乐。

张骘《文士传·挚虞答策》曰:古之良臣受彤弓雕戈之锡,铭之彝器,贶之后昆,旷世历代以为宾荣。岂无其物,贵殊品也。

《抱朴子》曰:虎狼见逼,不挥戈奋剑而弹琴咏诗,吾未见其身之可保也。

又曰:荆卿、朱亥不示小勇於怯弱之间,孟贲、冯妇不奋戈戟于狸豺之群。

《山海经》曰:昆仑墟北,有人曰:"太行伯",把戈。

干宝《搜神记》曰:有崔文子者,学仙於子高。子高化为白霓而持药与子,文子惊怪,引戈击霓,中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乔之尸也,置之室中,覆以弊筐,须臾而化为大鸟。开而视之,翻飞而去。

梅陶《在盆口与三公书》苏峻勇而无谋,兵家所常弊也。长广人释锄犁,执干戈,何知战法。

《文选》曰:戈鋋彗云。

又曰:戈矛若林。

《离骚》曰: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号短兵接。

繁钦《述征赋》曰:时三日之暮春,逼干戈之急难。

王粲《从军诗》曰: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群虏。

高贵乡公诗曰:干戈随风靡,武骑齐雁行。

魏明帝《堂上行》曰:武夫怀勇毅,勒马於中原。干戈森若林,长剑奋无前。

荀道雍《猛虎行》曰:诘朝弹竹冠,荷戈翦荒要。

应贞《华览》曰:万夫决拾,武骑齐足。乘夷长森,分行别属,弓不虚弯,戈不苟扑。

傅毅《西征颂》曰:愠昆夷之匪协,咸矫于戎事。干戈动而后戢,天将祚而隆化。

崔骃《北征颂》曰:人事协兮皇恩得,金精扬兮水灵伏,顺天机兮把刑德,戈所指兮罔不克。

张协《七命》曰:举戈林竦,挥锋电灭。仰倾云巢,俯殚地穴。

孔欣《七诲》曰:携同好,命爪牙,摄乌号,杖雄戈,缘山结网,参云张罗。

殷融议曰:自顷多难,国度屡空。疋夫有重茧之劳,武士有执戈之勋。

农家科技杂志社

数学学习与研究编辑部

今日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