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智囊选录术智部王曾全文及翻译注释
明代《智囊(选录) 》:术智部·王曾 全文及翻译注释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术智部·王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丁晋公执政,不许同列留身奏事,唯王文正一切委顺,未尝忤其意。一日,文正谓丁曰:“曾无子,欲以弟之子为后,欲面求恩泽,又不敢留身。”丁曰:“如公不妨。”文正因独对,进文字一卷,具道丁事,丁去数步,大悔之。不数日,丁遂有珠崖之行。
〔评〕王曾独委顺丁谓,而卒以出谓,蔡京首奉行司马光,而竟以叛光,一则君子之苦心,一则小人之狡态。
术智部·王曾 翻译
译文
宋朝人丁谓(字谓之,封晋国公。仁宗时以欺罔罪贬崖州)当权时,不准许朝廷大臣在百官退朝后单独留下奏事。大臣中只有王文正(即王曾,字孝先,仁宗时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谥文正)谨守规定,从不违逆。有一天上朝前,王曾对丁谓说:“我没有儿子,想收养弟弟的儿子为后嗣,我有意面奏皇上恩准,但又不敢单独留下奏禀。”丁谓说:“像你这种人,留下禀奏没有关系。”于是王曾借呈文卷给仁宗时,就将丁谓这番行为告诉仁宗。丁谓在退朝后,愈想愈觉得不对,不禁大为后悔。没几天,果然接获诏命,被贬往崖州。
评译
大臣中只有王曾对丁谓曲意顺从,最后终于伺机将丁谓贬至崖州。反观蔡京最初对司马光尊崇万分,最后却背叛、陷害司马光。看起来手法相同,但一个是君子,用心良苦;一个却是小人,心机狡诈。
注释
①丁晋公:封晋国公。宋仁宗时以欺罔罪贬崖州。
②留身:独留于皇帝身边。
③王文正:王曾,谥文正。
- 上一篇:太平广记神仙卷三十五中有哪些人物
- 下一篇:空调只制热不制冷是什么原因
- 2025-11-05高德地图旅游点亮高德地图宣布全球200个
- 2025-11-05韩家宅旅游韩氏祖居韩家宅
- 2025-11-05指环王地图旅游亚马逊推指环王原创剧集互动
- 2025-11-05导游引导文明旅游文明旅游从文明导游做起
- 2025-11-05西安旅游淡季西安啥时候是旅游淡季
- 2025-11-05旅游ppp项目都江堰首个交通PPP项目签
- 2025-11-05一边旅游我有一个计划一边打工一边旅游
- 2025-11-05自己去非洲旅游多少钱阿龙萌萌搭飞机去了亚
- 2025-11-05梵净山旅游电话梵净山旅游区客运索道临时停
- 2025-10-28儿童牙刷小窍门有哪些方法爱上刷牙很简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