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智囊选录术智部王曾全文及翻译注释
明代《智囊(选录) 》:术智部·王曾 全文及翻译注释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术智部·王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丁晋公执政,不许同列留身奏事,唯王文正一切委顺,未尝忤其意。一日,文正谓丁曰:“曾无子,欲以弟之子为后,欲面求恩泽,又不敢留身。”丁曰:“如公不妨。”文正因独对,进文字一卷,具道丁事,丁去数步,大悔之。不数日,丁遂有珠崖之行。
〔评〕王曾独委顺丁谓,而卒以出谓,蔡京首奉行司马光,而竟以叛光,一则君子之苦心,一则小人之狡态。
术智部·王曾 翻译
译文
宋朝人丁谓(字谓之,封晋国公。仁宗时以欺罔罪贬崖州)当权时,不准许朝廷大臣在百官退朝后单独留下奏事。大臣中只有王文正(即王曾,字孝先,仁宗时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谥文正)谨守规定,从不违逆。有一天上朝前,王曾对丁谓说:“我没有儿子,想收养弟弟的儿子为后嗣,我有意面奏皇上恩准,但又不敢单独留下奏禀。”丁谓说:“像你这种人,留下禀奏没有关系。”于是王曾借呈文卷给仁宗时,就将丁谓这番行为告诉仁宗。丁谓在退朝后,愈想愈觉得不对,不禁大为后悔。没几天,果然接获诏命,被贬往崖州。
评译
大臣中只有王曾对丁谓曲意顺从,最后终于伺机将丁谓贬至崖州。反观蔡京最初对司马光尊崇万分,最后却背叛、陷害司马光。看起来手法相同,但一个是君子,用心良苦;一个却是小人,心机狡诈。
注释
①丁晋公:封晋国公。宋仁宗时以欺罔罪贬崖州。
②留身:独留于皇帝身边。
③王文正:王曾,谥文正。
- 上一篇:太平广记神仙卷三十五中有哪些人物
- 下一篇:空调只制热不制冷是什么原因
- 2025-07-03肩颈肿大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调理肩颈
- 2025-07-03炒白术功效与作用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
- 2025-07-03淮山的功效山药怎么做既有营养又好吃
- 2025-07-03名医张景岳的四慎养生法
- 2025-07-03甲沟炎可以吃头孢甲沟炎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
- 2025-07-03恪守五点原则让你健康又长寿
- 2025-07-03打呼噜能治好吗打呼噜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 2025-07-03护理双脚有良策给足部来个SPA
- 2025-07-03春游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 2025-06-27家装装修材料比例多少合理装修前不得不懂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