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雪流露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罗隐《雪》:流露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集》,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于民间流传颇广。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罗隐的《雪》,一起来看看吧!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雪》的可贵之处,不仅主题思想深刻,而且构思新颖,不同于历代咏雪诗中借咏而颂扬“皇家的瑞气”的俗套,另外,诗中对为富不仁者的讥刺之情也历历如绘,可触可感。开头“ 尽道丰年瑞 ”的“尽道”二字,语含讥讽;次句的反问,是诗人进一步给“尽道”者所出的一道难题。三四句虽然好似信笔点染,轻描淡写,但其中所包含的讥刺之情更加冰腾跃如,给人造成强烈的冷隽感。
- 上一篇:盘点历史上十件你不知道的趣事
- 下一篇:封神演义为什么阐截两教的弟子都害怕被封神
- 2025-05-13养猫好处很多养猫居然对身体有好处减少焦虑
- 2025-05-13真我ui怎么养猫真我realmeUI40
- 2025-05-13南昌哪里领养猫江西南昌举行宠物领养活动为
- 2025-05-13养猫掉毛手套新手养猫看过来昂
- 2025-05-13老婆养猫劝退这是一篇养猫劝退文章看完心哇
- 2025-05-13猫和老鼠改编养猫我和流浪猫咪咪的故事流浪
- 2025-05-13天津求领养猫12月18日天津市宁河区芦台
- 2025-05-13碧波公寓养狗好不好退休生活情趣
- 2025-05-13养猫房间洞洞板养猫人千万不要买带洞的凳子
- 2025-05-13领养猫咪米兰中国一只猫咪藏匿集装箱漂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