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二孩家庭

今古奇观第三十七卷崔俊臣巧会芙蓉屏下

2024-01-24 来源:橙子资讯

今古奇观第三十七卷:崔俊臣巧会芙蓉屏(下)

《今古奇观》是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作者为明代抱瓮老人。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 和凌濛初的“二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又留存着消极和庸俗的旧意识,其中也有一些描写神仙道化、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描写色情的成分。这种进步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正是当时新兴市民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十七卷 崔俊臣巧会芙蓉屏(下)

————右调《临江仙》,院中之尼虽是识得经典上的字。文义不十分精通。看见此词上只道是王氏卖弄才情,偶然题咏口不晓中间缘故。谁知这画来历二却是崔县尉自己手笔画的,也是船中劫去之物。王氏看见物在人亡上心内暗暗伤悲。又晓得强盗踪迹下已有影响,只可惜是个女身,又已做了出家人,一时无处申理忍在心中,再看机会。却是冤仇当雪,姻缘未断,自然生出事体来。姑苏城里有一个人,名唤郭庆春个家道殷富,最肯结识官员士夫个心中喜好的是文房清玩,一日游到院中来,见了这幅芙蓉画得好,又见上有题咏,字法俊逸可观心里喜欢不胜,问院主要买。院主与王氏商量,王氏自忖道:"此是丈夫遗迹,本不忍舍;却有我的题词在上。中含冤仇意思在里面,遇着有心人玩着词句一究问根由,未必不查出踪迹来,若只留在院中,有何益处?"就叫:"师父卖与他罢,"庆春买得,千欢万喜去了,其时有个御史大夫高公,名纳麟,退居姑苏,最喜欢书画上郭庆春想要奉承他,故此出价钱买了这幅纸屏去献与他一高公看见画得精致,收了他的,忙忙里也未看着题词,也不查着款字只交与书僮,分付且张在内书房中,送庆春出门来别了。只见外面一个人手里拿着草书四幅,插个标儿要卖。高公心性既爱这行物事,眼里看见,就不肯便放过了儿叫取过来看。那人双手捧递,高公接上手一看,字格类怀素了清劲不染俗。若列法书中一可载《金石录》。高公看毕几道:"字法颇佳,是谁所写?"那人答道:"是某自己学写的"高公抬起头来看他,只见一表非俗,不觉失惊。问道:"你姓甚名谁?何处人氏?"那个人掉下泪来道:"某姓崔名英个字俊臣,世居真州。以父荫补永嘉县尉了带了家眷同往赴任,自不小心了为船人所算,将英沉于水中只家财妻小,都不知怎么样了?幸得生长江边人幼时学得泅水之法,伏在水底下多时个量他去得远了,然后爬上岸来,投一民家。浑身沾湿,并无一钱在身,赖得这家主人良善,将干衣出来换了人待了酒饭,过了一夜,明日又赠盘缠少许人打发道:’既遭盗劫,理合告官上恐怕连累,不敢奉留。’英便问路进城,陈告在平江路案下了。只为无钱使用。缉捕人役不十分上紧。今听候一年下杳无消耗。无计可奈,只得写两幅字卖来度日,乃是不得已之计,非敢自道善书,不意恶札上达钧览。"

当时俊臣恸哭已罢,想道:"既有敕牒,还可赴任,若现稽迟,便恐另补有人一到不得地方了。妻子既不见,留连于此无益。"请高公出来拜谢了儿他就把要去赴任的意思说了,高公道:"赴任是美事,但足下青年无偶,岂可独去?待老夫与足下做个媒人,娶了一房孺人,然后夫妻同往也未为迟,"俊臣含泪答道:"糟糠之妻同居贫贱多时,今遭此大难,流落他方下存亡未卜。然据着芙蓉屏上尚及题词二料然还在此方。今欲留此寻访,恐事体渺茫,稽迟岁月下到任不得了。愚意且单身到彼上差人来高揭榜文,四处追探下拙妇是认得字的。传将开去他闻得了,必能自出。除非忧疑惊恐几不在世上了。万一天地垂怜,尚然留在,还指望伉俪重谐,英感明公恩德,虽死不忘若别娶之言,非所愿闻又"高公听他说得可怜,晓得他别无异心,也自凄然道:"足下高谊如此人天意必然相佑,终有完全之日,吾安敢强逼?只是相与这几时。容老夫少尽薄设奉饯,然后起程,"次日开宴饯行,邀请郡中门生、故吏、各官与一时名士毕集了俱来奉陪崔县尉。酒过数巡,高公举杯告众人道:"老夫今日为崔县尉了今生缘,"众人都不晓其意,连崔俊臣也一时未解几只见高公命传呼后堂:"请夫人打发慧圆出来!"俊臣惊得目呆二只道高公要把甚么女人强他纳娶口故设此宴,说此话,也有些着急了,梦里也不晓得他妻子叫得甚么慧圆!当时夫人已知高公意思。把崔县尉在馆内多时,已获了强盗,问了罪名,追出敕牒,今日饯行赴任,特请你到堂厮认团圆,逐项逐节的事情,说了一遍。王氏如梦方醒不胜感激。先谢了夫人,走出堂前来。此时王氏发已半长儿照旧妆饰。崔县尉一见,乃是自家妻子,惊得如醉里梦里了高公笑道:"老夫原说道与足下为媒,这可做得着么?"崔县尉与王氏相持大恸下说道:"自料今生死别了,谁知在此,却得相见?"座客见此光景,尽有不晓得详悉的,向高公请问根由高公便叫书僮去书房里取出芙蓉屏来,对众人道:"列位要知此事,须看此屏。"众人争先来看上却是一画一题。看的看,念的念,却不明白这个缘故,高公道:"好教列位得知,只这幅画,便是崔县尉夫妻一段大姻缘,这画即是崔县尉所画,这词即是崔孺人所题,他夫妻赴任到此,为船上所劫,崔孺人脱逃于尼院出家,遇人来施此画,认出是船中之物,故题此词。后来此画却入老夫之手只遇着崔县尉到来,又认出是孺人之笔,老夫暗地着人细细问出根由,乃知孺人在尼院,叫老妻接将家来住着向密行访缉,备得大盗踪迹。托了薛御史究出此事,强盗俱已伏罪,崔县尉与孺人在家下各有半年多几只道失散在那里,竟不知同在一处多时了,老夫一向隐忍,不通他两人知道,只为崔孺人头发未长,崔县尉敕牒未获,不知事体如何,两人心事如何?不欲造次漏泄,今罪人既得,试他义夫节妇,两下心坚,今日特地与他团圆这段姻缘一故此方才说替他了今生缘个即是崔孺人词中之句,方才说下’请慧圆’,乃是崔孺人尼院中所改之字只特地使崔君与诸公不解只为今日酒间一笑耳。"崔俊臣与王氏听罢,两个哭拜高公,连在坐之人无不下泪,称叹高公盛德古今罕有,王氏自到里面去拜谢夫人了,高公重入座席,与众客尽欢而散儿是夜特开别院,叫两个养娘伏侍王氏与崔县尉在内安歇明日,高公晓得崔俊臣没人伏侍儿赠他一奴一婢,又赠他好些盘缠,当日就道。他夫妻两个感念厚恩,不忍分别,大哭而行。王氏又同丈夫到尼院中来上院主及一院之人见他许久下来了忽又改妆,个个惊异。王氏备细说了遇合缘故,并谢院主看待厚恩。院主方才晓得顾阿秀劫掠是真个前日王氏所言妻妾不相容,乃是一时掩饰之词。院中人个个与他相好的,多不舍得他去。事出无奈,各各含泪而别,夫妻两个同到永嘉去了待永嘉任满回来,重过苏州差人问候高公,要进来拜谒只谁知高公与夫人俱已薨逝个殡葬已毕了。崔俊臣同王氏大哭个如丧了亲生父母一般。问到他墓下拜奠了,就请旧日尼院中各众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下以报大恩。王氏还不忘经典人自家也在里头持诵。事毕,同众尼再到院中。崔俊臣出宦资厚赠了院主又王氏又念昔日朝夜祷祈观世音暗中保佑,幸得如愿,夫妇重谐,出白金十两,留在院主处,为烧香点烛之费,不忍忘院中光景,立心自此长斋念观音不辍只以终其身。当下别过众尼,自到真州宁家,另日赴京补官口这是后事,不必再题。

此本话文一高公之德,崔尉之谊,王氏之节。皆是难得的事。各人存了好心,所以天意周全,好人相逢只毕竟冤仇尽报,夫妇重完,此可为世人之劝。诗云:王氏藏身有远图,间关到底得逢夫。

舟人妄想能同志上一月空将新妇呼。

又诗云:芙蓉本似美人妆,何意飘零在路旁?

画笔词锋能巧合口相逢犹自墨痕香。

又有一道赞叹御史大夫高公云:高公德谊薄云天只能结今生未了缘。

不使初时轻逗漏,致令到底得团圆。

芙蓉画出原双蒂,萍藻浮来亦共联。

可惜白杨堪作柱,空教洒泪及黄泉。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匠心

艺术评鉴杂志

现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