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中国追溯

揭秘古代一特殊职位地位不高但脾气很拽

2024-02-18 来源:橙子资讯

揭秘古代一特殊职位,地位不高但脾气很拽

北宋名臣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时,曾从库房旁经过,见一名库吏从里面出来,鬓边巾下挂着一枚大钱。“这是什么?”张乖崖质问。“库钱啊!”库吏全然不惧,如实回答。这位县太爷脾气躁,马上让随从把他掀翻在地,要动脊杖。库吏则高声分辩:“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了我?”张乖崖更怒,亲自拔剑杀了这库吏,然后申报御史台自劾。

然而,“为娼(仓)”还不是利润最高的,官场又有谚:“为娼不如从良(谐音‘粮’)。”粮房的“出息”更多,因为这里倒腾抽换的余地比料库更大。举个简单例子,县属仓库里有3000石谷,粮房书吏向老爷禀报说,这批谷物已放了两年多,部分已经霉变,应该贱价处理掉,再更换3000石新谷进仓。按仓法,这是允许的,老爷批准后,按例由粮房经办,于是好谷也充贱谷卖。不过这是记在账目上的价格,账目和实价之间的差额,便是一笔可观的“出息”。

因此,库吏和粮书一样,向来都被视为肥缺。《警世通言》介绍昆山县衙门,“那库房旧例,一吏轮管两季……众吏因见是个利薮,人人思想要管”,最后竟公议出一个“当堂拈阄”的方式,而堂上做领导的居然认同。

在这样的官场怪圈中周旋,以至于能干得了库房、粮房这一行的,也必须是老奸巨猾之人,否则也一样吃不了兜着走。清朝光绪时,庐江县粮房书吏陈运昌“管库有年,老而多智”。新任知县刘某接篆后,嫌他嚣张不听使唤,就叫他滚蛋,另募粮书。有个叫唐端的米商花了一大笔钱向刘老爷行贿,遂被委任此职。原以为致富就在眼前,谁知第二年征春赋时,唐端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又没有什么人脉关系,结果春赋收不进来。刘老爷又催着快办,“唐大窘,补苴弥缝,倾产不足偿赋”,只得“吞鸦片烟以死”。问题是唐端死了,刘县令也跟着吃亏,没得到好处不说,肯定还会影响到日后的考语。最终结果如何,史书没作交代,但通常的善后措施唯有刘老爷再把陈运昌请回来这一条。

也是,这些小吏们多年来织就的一张网,你收也收不拢,打也打不破,还有什么办法?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难怪史书上有言:“本朝与胥吏共天下!”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