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世界观察

古代为何日本人争相来中国留学呢

2024-02-18 来源:橙子资讯

古代为何日本人争相来中国“留学”呢?

“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人创造的。

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过长,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

后来,“留学生”这个词便被一直沿用了下来,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留学生”。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的提高,现今的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到海外留学,甚至,中学时期就已经在国外学习了。早在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社会也曾发生过一股留学浪潮。但是,跟我们现在的留学不同,当时的留学主要是以留学日本为主。

千年前,日本人争相留学中国,千年后,中国人争相留学日本。

为什么会是日本呢?

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了解了日本在经历了明治维新后,突然强大起来的原因;

二、留学日本所耗费的金钱,相较于欧美比较少。

因此,在清末至民国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共派出了上万名学子到日本留学,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那么,一些没有被官府选上的学生呢?

如果他们想出国留学,就要自己出钱。而自费留学,日本的费用是最低的。

比如:日本最著名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其专门为中国人设的“留学生部”,一年学费不过三十六元银元,本科四十八银元。如果,学生想继续攻读“大学高等预科”和“大学部”,就要交与日本学生相同的学费——高等预科三十七元五日银,大学部三十三元日银。

在当时,一元华银等于两元日银,相当于七钱白银。也就是说,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的学费每年才十七两银子而已,如果在欧美留学,那一个月就要二十两。相比之下,日本留学显得经济实惠多了。更加重要的是,日本留学生不比欧美差。

根据张之洞1903年制定的章程,凡是留学生学成归国,都可以被授予进士和举人。1905年,朝廷第一次举行回国留学生考试。因为,当时的欧美留学生还没有回国,所以,参加考试的都是日本留学生。考试内容大致分为五类:国际公法、法律诉讼、商业财政、机械学和化学五类。

考完笔试后,就要进行“殿试”,这一关最让留学生头疼,考的是国学:

一、楚庄王每日训申儆的军实论;

二、汉武帝举荐人才出相入将论。

其实,对于国人来说,这是从小必须学的知识,非常容易。可是,对于那些十四五岁就已经出国留学,六七年才回到国内的学子们来说,这些题目十分有难度。但幸好的是,考试只是走个过场,成绩和评职称并无关系。另外,无论是公费生还是自费生,都可以参加朝廷举办的考试。

比如:陆宗舆就是早稻田大学的自费生,回国参加考试后,他考了一等第二名,被授予举人。

从1905年开始,朝廷对留学生进行考试和任用逐渐成为常态,直到1911年,朝廷共举办了七次留学生考试。其中,参加考试的欧美留学生一共有一百三十六人,留日学生一千二百五十二人,且在每次考试中,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欧美留学生。

但可惜的是,留洋生刚刚毕业回国,端方就去世了,而清政府也即将走到尽头。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留学女学生。

随着留学热的发展,一些女性也积极投身于留学事业。不过,由于学费和语言等原因,留日女学生的数量比留洋女学生的多出很多倍。起初,到日本留学的女性都是“陪读”。她们被封建礼教束缚,漫无目的地追随自己的父亲、兄长和丈夫到日本学习,再一同回国。

后来,赴日留学的逐渐增多,陪读女性数量也渐渐增加,给日本发展留学女学生带来了商机。1899年,下田歌子创立实践女校,当时许多中国留日女学生就读于此。比如:1904年,秋瑾卖掉自己的妆嫁凑学费,独自前往日本进修,她读的就是实践女校,直到现在学校还保存着秋瑾亲手摘抄过的诗集。

注意,以上所说的都是自己出资留学的。如果,要问政府从什么时候开始出资选派女学生留学,那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那年,湖南省率先派二十名女子前去日本。同年,奉天省派熊希龄去日本公干,并与下田歌子约定:从1905年开始,奉天省每年将选送十五名女子到实践女校学习。

可见,以政府为主导遣送女学生出国进修,使得清朝末期女学生留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07年,中国有上百名女留学生在东京学习;

1908年,留日女学生共有一百二十六名;

1909年,留日女学生已有一百四十九名。

此外,在女性留学日本发展起来后,留学欧美也逐渐兴起。

但起初,女性留学欧美仍以自费为主。这些女留学生大多出身于官绅富豪或买办家庭,并在出国前已经接受了正规的初等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素养。1907年,江苏省通过考试选了三名女学生前去美国留学,由此,便开启了官费支持女性留学欧美的新篇章。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