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论坛

关羽本是一个将军为什么会被后世神化呢

2024-03-11 来源:橙子资讯

关羽本是一个将军,为什么会被后世神化呢?

我国古代有很多被神话了的人物,一部《三国演义》将关羽的地位拔高了好几个档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关羽是如何从一个优秀的将军,一步步被人们神话为武圣人的。

提到关羽,人们脑海便会浮现他那赤面长髯、凤目蚕眉、身披金甲、威风凛凛的形象。明清以来,随着关庙升格为武庙,关羽也成为武圣,与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文庙相提并论,分享文武二圣的至上殊荣。殊不知,关羽之所以成圣,乃封建帝王出于笼络人心,维护皇权统治而刻意树立的一个道德楷模。

历史上的关羽并非是武功盖世的超人。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忠于异姓兄长刘备,所谓“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明孝宗时,庸愚子(蒋大器)为《三国演义》作序指出:“关张之义,尤宜尚也。”经过罗贯中艺术加工的关羽形象正是忠义思想的化身,它因投合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而大走红运。如万历四十二年(1614)明神宗时,将其神位晋级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敕封令下,“关帝庙宇遍海宇,一村一社处处有之,虽塞垣边障,祠宇亦多”,甚至此风刮进宫廷,明天启年间(1621-1627),“宫中竖关帝像二尊,一大一小”。

清代推崇关羽更是卖力,究其原因,似与清之立国有关。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个《三国演义》迷,从中学到不少兵法与韬略,在统一关外的战争中,努尔哈赤所率领的旗兵几乎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为了神化自己,把人为的胜利因素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说成得到关羽神佑。顺治九年(1652)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封为“忠义神勇关圣大帝”,乾隆三十四年(1769)敕封为“灵佑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从此,关羽被抬到武圣的高度,所立的武庙与孔子的文庙比肩。

既然关羽之“义”是封建统治者吹捧出来的,为什么民间也奉行不悖呢?这当与唐宋直至明清时代的社会组织变化有关。《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关羽同刘备曾“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小说据此衍化出一系列的义举,如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义释曹孟德等。清初毛宗岗更是对此推崇备至,认为关羽“报主之志坚”,“酬恩之义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究其原因,与社会的深刻变化有关。

明清时期,城市无业游民与帮工日益增多,为了增强谋事的力量,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帮会。帮会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与异姓诸家,较难纯粹利用原先的血缘乡里关系作为维系的纽带,往往转用江湖义气作为团聚的手段,称兄道弟的异姓兄弟多了,这得通过结义的形式聚会一起,就是拉帮结派或秘密会社聚众的一种常见手段。异姓结为金兰,即使生不同姓,居不同里,也可生死与共、亲如一家。刘、关、张结盟时发出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桃园结义誓言,就是明清之际这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我提供四大平台头条框架户高返点放户欢迎带页面前来咨询

我提供抖音快手广点通百度知乎小红书vivooppo全信

妇科软文

u渠道发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