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防暑措施有那些具体是怎么做的
古代防暑措施有那些 具体是怎么做的
古人避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可以说,北京作为明、清的首都,其地理位置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寒冬酷暑却让人感觉到了这里的气候分明。特别是在冬天与夏天的时候,如果,这里没有空调,那么,对于古代人来说是非常难熬的。因此,在北京,一个最基本的防寒防暑措施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故宫是一个让人无限向往的地方,毕竟,他是古代皇帝所居住的地方。那么,对于北京的气候来说,故宫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防寒防暑措施呢?不过,对于一般来说,防寒的话是非常简单的,一堆火足矣解决问题,那么,防暑措施又有哪些?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北京呆过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夏天的北京,简直就是一个大火炉。这里永远都是滚烫的地板,灼热的空气,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我们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甚至,还以《热》为题目,做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北京酷热的不满之情:
岂无九重居,广厦莲垂湘。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虽然,乾隆老爷子这首诗写的不怎么样,但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的夏天是极热的。那么,在那个时代里,人们没有电扇,更别提空调冰箱了,连最起码的电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度过漫漫酷暑的呢?
除了这两种办法,还有就是用冰桶制造凉意。
古代的时候,人们在冬季收集冰块,然后,将其贮藏起来留到夏季再用。考古发现,这种“冬冰夏用”的办法可以追溯到周朝,明清时期,用的比较普及,有钱人家也可以拥有。一般来说,冰块是放在冰窖里的,官窖,府窖,民窖都有这种冰窖。
清代仅官窖就有18个,储藏冬季合适的冰块入窖,等到第二年再拿出来使用。有了冰块,古人也就相应地发明了“冰箱”。但是,古人的冰箱并不是现在的冰箱,清朝皇宫内储存冰块的器具称为“冰桶”或者“洋桶”。
一般情况下,这些冰桶”或者“洋桶”都是用红木或者花梨木作为内胎,也有用金属做为内胎的,外面用很厚的木板包裹。整个冰桶的形状呈斗状,口大底小,两边有铜环,方便大家搬运移动。在当时那个年代,除了皇室之人以外,普通人家可能连见都没见过。
虽然,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好看,功能也比现在的冰箱简单,但是,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奢侈品了。这种“冰箱”主要是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冰镇饮品和水果,保持冰凉感觉,和现在的冰镇饮料有得一拼。另一个用途就是相当于“空调”,在室内放着进行散热降温。
这是在宫内的降温防暑办法,也有出去避暑的。自康熙之后,皇帝们每年都会去颐和园、圆明园和避暑山庄去享受大自然的阵阵清凉。这里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建筑东南多水,西北多山,也算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当然,古代的普通人想要避暑,没有钱,那就只能硬扛着,热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 2025-05-13养猫偶尔点一次蚊香可以吗养猫咪可以点蚊香
- 2025-05-13沉浸式养猫补货沉浸式养猫Vlog傻猫的日
- 2025-05-13天华雅园养狗好不好3月第1周天津哪里的房
- 2025-05-13养猫咪看守粮食猫咪篇正确给猫咪投喂粮食
- 2025-05-13为什么养猫会被淹水在外打工一天猫开水龙头
- 2025-05-13邳州公益养猫33岁老男人辞职开宠物店全职
- 2025-05-13重装机兵3怎么触发养狗新手养狗注意事项直
- 2025-05-13养狗nonono小店门口不务正业的柯基老
- 2025-05-13主人养狗没牵绳会怎么样热线律师说丨遛狗不
- 2025-05-06惠州生活家装修案例这就是我们8000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