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代的和亲政策有什么不同
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代的和亲政策有什么不同?
和亲指的是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是历史上各民族和平交往影响最大、实效性最强的一种形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西汉是和亲政策的形成时期,和亲主要在中原与匈奴、乌孙等游牧民族间展开。至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统治者的民族观更为开放包容,和亲政策实施的广度和深度超越历史上各代。
清朝借鉴唐代和亲的有效经验,将满蒙联姻上升为基本国策,利用姻亲关系稳定清廷统辖。将唐代和亲与西汉、清朝作比较,便于了解和亲政策的大体发展脉络,从而进一步把握唐代和亲的特殊性和承上启下的重要研究价值。
结语
唐代上承西汉和亲制度化经验,下启清朝满蒙联姻之盛况,是将和亲从制度发展到完善阶段的过渡。且从民族关系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演变上来说,唐代和亲更具典型性和研究价值。和亲是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以婚姻为媒介进行的和平交往活动,旨在缓和民族矛盾、整合民族利益、巩固中央统治地位、建立政治认同。
根据唐王朝国力变化情况及其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唐代和亲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唐建国之初,实力有限,统治者在群雄割据、战争不断的背景下结成的和亲具有对等结盟性质。盛唐时期,唐政治、经济实力达到鼎盛,两蕃、吐谷浑等部族纳入中央行政管制,和亲视唐统治者利益需要而定。
晚唐时期,唐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强敌扰边,和亲总体以借兵靖边为目的,表现出相对被动性。不论在哪个阶段,和亲主要从政治利益出发,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亲较战争对古代民族关系建构更具有积极意义。唐代大范围、持续性的和亲使游离的边疆民族政权在封建宗法等级的约束下有力吸附于唐王朝周围,打破相互对峙局面,以血缘关系构建起认同心理,深化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交往,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唐代是和亲从制度化发展到完善阶段的过渡时期。
与西汉和亲、清朝满蒙联姻相比既存在同一性,也呈现出其对民族关系建构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影响上的特殊性。唐代和亲相较于西汉,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更为主动开放;较之于清代,目的性和实效性更强。因此,从和亲频次、和亲范围、和亲效果来看,唐代和亲政策更具有典型性和研究价值。
- 上一篇:杨广是如何得到皇位的他真的杀了自己的父亲
- 下一篇:反光板80折叠有多大
- 2025-05-137岁女孩养什么狗最好呢女生适合养什么狗这
- 2025-05-13完整女人养猫女研究生养猫反向将自己关进笼
- 2025-05-13猫狗怎么样养才好养养猫经验和常识养宠小白
- 2025-05-13养猫的家里再养只狗行吗养猫后再养只狗我的
- 2025-05-13养流浪狗抛弃狗流浪狗收养不到一周又被抛弃
- 2025-05-06给医生家装修注意事项口腔诊所装修要求标准
- 2025-05-06璧山丁家酒店装修重庆新机场璧山城南大开发
- 2025-05-06怀化家博装修公司直播PK斗狠输了要跪地被
- 2025-05-06沪上茗居千家美装修我的装修故事二定稿设计
- 2025-05-06成都家装装修哪家便宜成都家庭装修公司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