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照相机电池

颙琰是乾隆的嫡六子为什么也能被乾隆选为继

2024-04-01 来源:橙子资讯

颙琰是乾隆的嫡六子,为什么也能被乾隆选为继承人?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乾隆六十年(1795年),颙琰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乾隆禅位于颙琰,后者就是清朝历史上的“嘉庆帝”。

历史上的中国,一直奉行“嫡长子、继承制”,但清军入关之后,一直没有实行这个政策,传位给谁主要看皇帝自身考虑,比如康熙是皇三子,雍正是皇四子,乾隆是皇四子。因此,乾隆帝一共有17个皇子,颙琰仅排在第15位,得到皇位的几率太低,而且颙琰也并非能力突出之人,为何乾隆偏偏会传位给颙琰呢?其实,既有阴差阳错,也有命中注定。

雍正帝继位之后,吸取康熙朝九龙夺嫡的教训,于是采取了一种“秘密建储”的办法,即将选定的太子诏书书写两份,一份藏于内廷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的后边,一份自己收藏,以此告诉群臣太子已立国本以定。雍正临终之前,大臣取下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密旨,与他身边收藏的密旨对照,两相符合之后,皇四子弘历才得以继位。

乾隆帝继位之后,也采取雍正的这一建储办法,至于乾隆立谁为太子,除了乾隆自己透露之外,群臣只能靠猜,连被选定的人都不知道。根据乾隆自己透露,早在1750年之前,乾隆先后立二皇子永琏和七皇子永琮为太子。

1736年,年仅7岁的永琏被乾隆秘密立为太子。之所以立永琏为太子,既因为永琏名字是雍正帝所赐,隐示承宗器之意,又因为清朝入关后四位皇帝都是庶出,于是乾隆决定改变这一现状,由嫡子来继承皇位,所以登基后不久便将永琏密定为皇太子。但天不假年,二年之后永琏因病夭折,年仅九岁。

1746年,乾隆第七子(嫡次子)永琮出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大约在1748年时乾隆准备立他为太子,但永琮却在这一年1月因出痘薨,大约是得了天花,年仅二岁。

相比其他皇子,永琰不仅是嫡出的嫡六子,而且朝野口碑比较好,甚至被人猜测了出来。

时人评价:“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在禁中,声誉颇多”,“勤於学业,而人望所在”,“为人沉重,处事刚明,皇帝宠爱,朝野相望”,“度量豁达,相貌奇伟,皇上以类己,最爱,中外属望焉”,认为皇十五子永琰声望、人缘、能力等都堪当大任,预测乾隆立了永琰为储君。

果不其然,1795年乾隆帝终于揭开了谜底,这一年10月15日,乾隆召集皇子皇孙与群臣等,开启了密藏22年的密旨,当日正式册封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同时宣布第二年正月禅位。

笔者认为,永琰能够脱颖而出,并非其能力有多突出,除了嫡子身份与皇兄们的“作死”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乾隆活的实在太长了,1773年时只剩7个皇子还活着,1795年时只剩4个皇子还活着,岁月淘沙,让永琰的竞争者大大减少了。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