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个月宝宝怎么养有钱人不会告诉你的5大
作者:Ding心理
今天我问一个又能干又鸡血的同事,你给小朋友报那么多班,除了语数外,还有游泳,弹琴,下棋,写字,打高尔夫,这么多,你很累吧?小朋友也很累吧!
她停顿了5秒钟,意味深长地说:
没办法,如果她成绩不好,又没技能,学校里任何好事永远轮不到她。
我想起前几天另一个朋友还对我抱怨,一脸忧愁地对我说:
班级里要推选几个孩子参加外区举办的舞蹈活动,
老师课堂上问:
你们谁想参加啊?想参加的同学请举手。
结果,她坐在第一排的女儿把手举得高高的,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老师当没看见。
回来后,这孩子为这事抑郁了至少一个月,家长劝也劝不动。
孩子哭丧着脸对她妈妈说:妈妈,老师为什么不选我?她明明看到我了。
妈妈没出声,心里很清楚,因为她女儿功课倒数,虽然喜欢舞蹈,但成绩差,也没其他技能,所以.....
我有一种吃了一只苍蝇的感觉,胸口也确实闷。
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的家长,你怎么办?
作为一名教育媒体人,也是一名心理工作者,时常遇到这样的案例,和教育有关,也有和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关,家长的焦虑是很难避免的。
做父母真的不容易,向为人父母们致敬。
那么父母究竟更该关注什么?
怎么做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利?
如果你也时常迫不得已内卷其中,不妨参考下新的角度。
本文从教育和心理的双重角度,给出一些新的视角,可供家长们参考
1:孩子的技能学习上:学精而不是学杂。
现在这个时代和过去20年不一样了,比起平均分,我们更需要最高分。
你什么都学,势必会分散一定的精力和时间
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比起样样懂点皮毛,不妨选择让他精通一技,持续下功夫,出彩的机会更大,也更符合社会竞争的雏形。
他不需要靠这个吃饭,但是他需要在持之以恒做同一件事情的过程里,感受长期主义,感受付出之后的正反馈,收获自信。
铁杵磨成针和滴水穿石,讲的都是常年累月在同一个地方下功夫,厚积薄发就是这么来的。
10000小时定律大家都听过,在一件事上做10000个小时,势必你会成为佼佼者。
但若分散了精力,是的,他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
2:给孩子掌控感和自主选择的机会,不要用命令口吻。
先写作业还是先吃饭?或者孩子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跟你商量,家里要给她一定的话语权,
让她自己选择,父母引导即可。
这样做,他对自己的人生才会有掌控感,才会有主人翁意识,才会渐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性,有担当责任感。
心理学认为:孩子自己决定怎么安排功课,她会更快乐,压力更小。
毕竟从人性角度而言,没人愿意被安排,你不愿意,孩子也是独立的人,她也不愿意。不愿意的事,她不会用心做。你的强势是无效的。
引发她的自主选择,引发她对学习或某一件事的内驱力,你会更轻松。
有时,要放手放权。
3:鼓励孩子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
现在的孩子是在互联网盛兴时代长大的,他们和我们习惯性看文字不同,
他们大多看视频,但看多了视频的弊端是导致思考能力的下降,逻辑思维的破坏,
而大家都没有的东西,如果你的孩子能拥有,那就是稀缺资源。
是的,当众表达能力,表面看练胆量,练魄力,练逻辑思考,练语言组织,
背后树立的是人真正该拥有的自信。
4: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里要有松弛感。
你们家的家庭氛围好不好?
如果你逼她看书,而你在旁边刷着短视频陪她,那这不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你希望她知识渊博,希望她热爱阅读,那么你是榜样的力量,你也得和她一起看书,还可以互相交流,一问一答中,他的收获大增,而你功不可没。
松弛感怎么理解?
我说个反面教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下班回家,推开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紧张的气氛,有点凝重,喘不过气。
如果你都有这种感受,那孩子必定有。
在松弛有爱的环境里面长大,运气就是比别人好。
我几个朋友家,他们孩子考试一直超常发挥,决定苦命还是好命的关键就在于这样的一份松弛感的心态。
钱和爱都会流向不缺的人,不论家庭条件如何,不给孩子传递匮乏、僵化、紧绷、压抑,稀释他们的能量,就是对他们的祝愿。
5:要“看见”孩子的情绪
孩子哭了闹了,你总说:要坚强,勇敢一点?
这句话其实背后的意思是:你好烦,这点事都要哭?你太弱了,你得强。
但毕竟孩子还是孩子,我们经过生活历练获得的知识体系和道理,孩子不一定明白。
而更重要的是,这句话其实是忽视了孩子内心感受,你没有看到她哭闹背后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每个人情绪不佳,背后都是有各种表象原因和深层原因。
比如你今天和小人领导接触,被骂了,表层原因是你觉得自己受委屈了,你想要保护自己。
深层原因是你的一种对人生的无力感。
孩子也是一样的,你要探寻他哭闹背后的原因,并予以正确的引导。
最起码,你要“看见”这背后的东西。
说了那么多,虽然没提到各位家长最关心的学习成绩,
其实各位对于提升孩子的成绩都有很棒的一套,
而以上提到的是建立充沛且正向的底层能量,这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如果父母愿意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突破一些固有的观念,也许教育之路会更顺畅些。
文章写到这里,
我听到一位同事在和另一位同事讨论:
我给他准备200万出国留学,但估计他那个样子,回国工作,回来一个月8000元工资,
这200万我花的是值得还是不值得?
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作者:Ding心理
心理剖析 洞见本质 放下焦虑 感受幸福
- 2025-05-13晋中可以养什么狗晋中市太谷区文明养犬从我
- 2025-05-13城市养的狗和乡下养的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
- 2025-05-13领养猫咪相关法律今日论语丨让流浪猫收养有
- 2025-05-13烟台养狗狗证民意通烟台狗证需要到居住地派
- 2025-05-13温柔点养猫人深山游客与养猫者
- 2025-05-13养狗为什么要养狗证m汪星人戳这里了解养犬
- 2025-05-13描述农村养狗农村家家户户为何都喜欢养狗
- 2025-05-13这个社会到底应不应该养狗应该养狗还是不应
- 2025-05-13绣球花怎么养猫准备养猫的新手看过来看过来
- 2025-05-06河东区家装装修推荐公司天津哪家装修公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