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桃花

世界杯看球党员世界杯期间党员干部看球小心

2024-06-05 来源:橙子资讯

@各位球迷们

距离狂欢节还有一天!

世界杯期间喝酒、聚会、看球缺一不可

热闹归热闹

有的“陷阱”还是要小心

特别是各位党员干部~

接受服务对象看球安排

曾任青岛日报社党委副书记、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的王海涛,就曾犯下这样的错误。他负责报社的经营管理和广告业务,因此和许多广告客户来往密切。为了感谢王海涛的“关照”,当地一家地产企业邀请他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去了一趟巴西和美国。

在巴西期间,王海涛一行还接受这家企业邀请,观看了一场巴西世界杯的半决赛,同行五个人一共花了60余万元人民币,这些钱全是由企业支付的。

注意:虽然“请客看球”这样的事情不常发生,但是党员干部千万要注意,警惕服务对象以看球之名,组织聚餐、旅游、送礼等,千万不要让看球成了“被围猎”。

收礼需谨慎

对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一律不收。否则,将按《党纪处分条例》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此外,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也要予以纪律处分。

微信红包、手机转账、电子礼品卡、充值点券、网购礼品快递等各种电子“红包”,也需警惕。

现场看球切记

出去看看可以,觊觎公款“潇洒走一回”的事儿可绝对不允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严禁公款旅游,对公款旅游重拳出击,严厉整治。

用公款支付看球消费

北京城乡建设八公司原经理赵凤一曾花百万公款看世界杯!

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赵凤一带了公司里五六个人一起前往韩国看中国对巴西的那场比赛。“我跟财务说借用,拿出了100万元。”在韩国,他们的所有费用都是从这笔钱中支出的。几天之内,这行人就将公款挥霍一空。

注意:买酒、夜宵、酒吧消费……世界杯期间,球迷朋友们肯定会在看球上花钱,这钱来自哪里,大家就要给自己提个醒了,不管“大钱”还是“小钱”,绝不可打一点公款的主意!

聚会有讲究

球赛期间,叫上几个好友聚聚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场所选择和消费上也是有“要求”的。

私人聚会“公款买单”是大忌,党员干部在世界杯期间一定要注意,“聚会”有风险,有的局去不得。

公职人员不得出入私人会所,更不得在私人会所、高消费娱乐场所安排吃请或参与他人安排的吃请。此外,“单位内部接待场所”也比较敏感,比如装修不错的“食堂”。

看还不够,还要赌!

广东省清远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局长凌子群因赌球被立案审查,他先后分3次向邓某借款105万元,用于在网上赌球,输了100多万元,因债务到期未能偿还,被邓某告上法庭。

另外,湖南省长沙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宇因参与不正当赌球盈利,被开除党籍,撤销行政职务。

注意:近几年,随着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赌球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无论以任何形式,只要是组织者或参与者以营利为目的,都属于被打击和处罚之列。

能看不能赌

公务员看球可以,千万不要赌球!各种形式的赌都不可以!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行为有着如下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

当代先锋网综合整理

来源|党建头条 当代先锋网等

编辑|陈大炜

编审|林茂申 彭奇伟

匠心官网

西部学刊编辑部

信息与电脑电话

科教导刊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