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豆育儿分享为什么老一辈敢生八九个孩子
#2023育儿季#
很多人都会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非常娇气,只要生两个孩子就开始抱怨了,不过如果想起我们的祖辈,他们可真是不一样,那时候的他们一般都要生七八个孩子,然后尽力地拉扯他们长大成人。
在那个年代,谁家里的人口众多,那就被认为是成功的家庭,同时其他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
有趣的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生育条件和技术,为什么还是对于生育存在顾虑和担忧呢?
其实与现在相比,爷爷奶奶那个时代养育孩子的成本是很低的,而且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边际成本还会递减,最终趋于零,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那个时期生育孩子实际上是非常划算的。
不过放到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现代社会中,消费性支出占养育成本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对于3-5岁的孩子,家长需要支付相应的幼儿园或学前教育费用,这让养育成本大大增加,因此从现代家长的经济负担来看,生育孩子并不是一桩那么划算的生意。
在爷爷奶奶那个年代,他们相信劳动创造财富,所以为了改变家庭命运,他们不得不通过让孩子干活来赚钱,由于孩子的边际成本非常低,越年轻花费越少,养到七八岁就可以开始为家庭做出贡献,所以越多的孩子越容易改变家庭命运。
在那个时代,如果一个妈妈生了十个孩子,她不可能照顾得过来,通常是大的照顾小的,当然,孩子带孩子的安全系数肯定远不如大人带着高。
但在那个时代,大人们根本不在乎孩子带孩子会存在的这些问题,他们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去精细地照顾孩子,只能任凭“物竞天择”的规律去选择。
在那个年代,孩子们营养不良的情况很普遍,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极为困难,每个家庭都有一些无法养活的孩子。
对于每家的父母来说,失去自己的孩子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但在那时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没有时间去顾及伤悲,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孩子多活一天。
在以前的年代,爷爷奶奶生很多孩子其实是有着一定计算的。
生娃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1.因为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拥有更多的孩子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即使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也至少能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2.有了更多的孩子,爹妈的时间就不容易被牵制,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比如打工或者做生意,大的孩子们也会帮忙照顾小的孩子,减轻了爹妈的负担。
3.此外,由于家里孩子比较多,每个孩子都会想要得到父母的欢心,这种竞争关系可以促使孩子们内卷,努力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了两件重大的事件: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而计划生育政策也产生了两个重要影响:
1、无论贫富,任何家庭都承受不起孩子夭折的悲痛,一旦孩子夭折,即使家里有其他孩子也无法填补失去孩子的痛苦,因此每一个孩子都显得无比重要。
现在的家庭压力非常大,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甚至成为了父母、祖辈们最为关注的对象。
由于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十分宝贵,许多家庭开始更加注重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他们在孩子的医疗、食品、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因此现在的生孩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决策,而是需要深思熟虑和慎重考虑的选择。
2、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家庭资源的增加,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使得很多家庭开始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资源,比如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食品、更好的玩具等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社会趋势也开始传递给了下一代,导致了一些“被惯坏”的独生子女。
他们开始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条件,这使得未来的父母们也开始固守这种想法,他们会认为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再生一个孩子需要更多的投入,而且未来的社会趋势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不能再期望老大去帮忙看小孩。
因此,有些年轻夫妇会对再生孩子产生犹豫和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考虑到物质生活以外的因素,比如精神层面的需求,由此产生的抵触情绪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源于对未来的深思熟虑。
从2009年起,我国高校的女生就一直在超越男生,并且还在显著增长,而这样的情况在大城市来说更严重,这也导致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那些在资源充裕的环境中成长的男孩女孩成功地配对后,面临着三个趋势:
1.他们自己还是孩子,没有带孩子的能力。
2.他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孩子的诞生与现有的生活产生冲突,由于他们成长在相对幸福的环境中,接受了更多的教育,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娱乐活动可供选择,比如看电影、追剧、健身、社交等,这些都比带孩子更加有吸引力。
3.新妈妈们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比他们自己的成长体验还要高,母亲是孩子的生产者,从基因上天生具有对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更高度关注,母亲普遍希望孩子过得比自己更幸福,这就需要更多地投入资源并对孩子的父亲提出更多要求。
总的来说,对于中产阶级而言,虽然开放三胎政策是好事,但从生育意愿上看,仍然存在不均衡,他们最大的生育意愿难度在于生育后时间的压迫和生活品质的不协调。
因此,国家需要在关键的幼小衔接环节——0至6岁之间下功夫去进行研究。可能需要恢复消失已久的托儿所,延长幼儿园的托管时间并提高儿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等等,这些“基础建设”真正能够为中产家庭节省时间,比给三胎家庭减税补贴更有意义。
- 2025-05-06硅藻泥装修家装为环保全房做上硅藻泥这才住
- 2025-05-06藏族装修风格家将藏式风情融入现代风格西宁
- 2025-05-06大庆九维家装修公司好百度等85家企业被工
- 2025-05-06甘南市装修公司有哪些家曝光台曝光甘南州这
- 2025-05-06吉首装修公司被坑了多少家吉首装修之乱究竟
- 2025-05-06海尔智家装修施工现场海尔智家三大房屋局部
- 2025-05-06冠县室内家装修公司有哪些山东冠县共享工厂
- 2025-05-06安徽省装修公司有多少家安徽有2427家虎
- 2025-05-0613平方的家怎么装修13万穷装77的家全
- 2025-05-06工业风艺术家装修150极具艺术家性格的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