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居家装修

幸运的人怎么育儿培养孩子幸福感极为重要睿

2024-06-19 来源:橙子资讯

我家孩子幼儿园同学的妈妈说:“我们家孩子太娇气了,都3岁了,还老是要抱,就是从小陪伴过多了。”可是,我看这个小男孩,眼神很胆怯,一直扯着妈妈,抱着妈妈的腿,要抱抱。据我所知,孩子父母都在上班,平时奶奶带的多,我观察到奶奶带他在小区玩时,基本上没有什么言语交流,就是跟着他,什么也不说。因此我觉得这孩子不是陪伴过多,是缺少陪伴,高质量的陪伴,缺少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的孩子,不自信,不敢去放肆的玩,不敢去探求未知世界。

而《奇葩说》第6季中的詹青云大放异彩,她以高超的辩论水平征服了众多观众,很有可能获得本季“奇葩王”的辩手。她的学霸型辩论风格独树一帜,严谨的思维,有力的论点,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一个看似没有攻击性的柔弱女孩,却能一步步打破大家的心理防线,让人拍手称赞。

她是哈佛大学法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执照律师。在美国留学期间,曾获华语辩论世界杯“最佳辩手”。她也是《精彩中国说》节目总冠军。是什么让她如此优秀呢?

这么一个光彩夺目的女孩,也就是我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一定是优等生吧? 恰恰相反,直到高一前,詹青云的学习一直都是垫底。但是妈妈一直鼓励她,支持她,相信她,没有放弃她。其实,除了从小学习成绩不好,詹青云从小就是个“不省心”的孩子。玩疯起来,弄坏地板,砸坏吊灯;违反学校纪律,被老师批评;沉迷小说,爱打游戏;大学频繁换专业,背负100万的债务去读哈佛大学。

但是,詹青云一直不放弃,勇敢向前,毫无畏惧,坚持做自己,最后能找到自己的热爱。这都离不开父母的信任,就算所有人都怀疑她,她的父母永远都会觉得我的孩子能行。父母的支持,让詹青云敢想敢做,拥有强大的力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所以,如果从小家长给一个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幸福感,能够滋养他的一生。

一、拥有幸福感的孩子,才是最幸运的人1、满满的爱,是詹青云一路走来的动力

詹青云从小成绩不好,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从小学到高中,经历6次转学,可是转学了,成绩还是不见好转。即使是这样,妈妈从来没有放弃过女儿,不急不躁,相信女儿有一天成绩会变好。等到高一,詹青云的成绩终于有了好转。其实,父母从来没有对她有什么要求,尤其是爸爸,只希望她开心快乐就好。

2、有幸福感的孩子,求知欲强

詹青云从小爱看书,各种书都爱看。妈妈也支持她,给她买了很多书,周末的时候就直接送他去书店看书,暑假的时候更是任由她看书,一看书甚至茶不思饭不想。她爱看武侠小说,是个金庸小说迷。 深厚的文化积累不是一早一夕之功,是从小的日积月累。所以,她现在站在奇葩说的舞台上能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能读这么多的书,没有强大的自我兴趣驱动是做不到的。

3、有幸福感的孩子,自信开朗,兴趣广泛

她虽然学历高,知识广博,但是在生活中她是一个很有趣的女孩。她称呼自己为“阿詹”,她不仅喜欢看书,也喜欢打篮球。小时候,有阵子大家喜欢玩四驱车,詹青云和小朋友们用泥巴做赛道,来玩车。后来爸爸给她买了一个真赛道,把家里客厅清空,专门玩四驱车,这段时间,同学们天天来家里玩四驱车,真是过足了瘾。

阿詹的童年是令人羡慕的,做了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得到了父母满满的宠爱。没有指责,没有太多限制,本身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天赋没有被埋没,被完全的唤醒,阿詹一直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她的童年是充实的、富足的、幸福的。拥有幸福感,才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那么,怎么让孩子充满“幸福感”呢?

二、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1、高质量的有效陪伴

所谓陪伴,是要高质量的陪伴,不是你在他身边就行,而是跟孩子在他的世界一起玩,互动,交流。有些全职妈妈说,我每天都陪着孩子啊,我们家孩子怎么可能缺少安全感呢?仔细想想,你陪着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在看手机?其实,每天高质量陪伴的一小时,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这也是父母充分了解孩子发展状态的好机会,你会为孩子每天的一点点进步感到欣喜。

2、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向往的生活》中有一期黄磊“女儿”张子枫来做客,满怀宠爱,可是看着“女儿”和哥哥们出去玩时,心里有一丝落寞,想想自己的女儿,说:“要支持孩子们,让她们有自己的空间,对她们最好的爱就是放手。” 孩子迟早都要长大的,他们终将独立面对世界。

所以,我们从小要帮助他们学会独立,让他们自己选择和判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孩子的玩具,可以带他去玩具店自己挑,但是每次只买一个。去图书馆,让他自己选喜欢的书看,但是自由选择权,也不是完全自由,需要父母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3、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在精神上富足

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得轻快而舒适。”喜欢阅读的孩子,内心世界是丰富的,能独处,善于思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让我们不出门也能看世界,领略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世间生活的酸甜哭辣,让我们跳出自我的思维局限,提升自己。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感受到书的魅力,孩子也不会对电子产品那么依赖。小朋友之所以那么热衷看动画片,原因之一是家长没有提供其他有趣的东西。阅读习惯是要长期才能养成的,每天睡前陪孩子至少读一本书。1岁开始就可以开始亲子阅读了,量不在多,在于坚持。慢慢的孩子会发现书里的故事也那么有趣,他会遇到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书。

言传不如身教,想要要求孩子,必须先以身作则,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要孩子看书,自己就不能再看手机,要陪着孩子看书。相比语言,孩子更会相信的是行为。然而,我们怎么做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呢?生活中有些行为在默默地伤害着孩子,我们可能都不知道。

三、想让孩子幸福,必须避免这些问题1、不拿自己孩子跟别家孩子攀比

在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中,家长把我们和其他的孩子比较,是司空见惯的。总是拿我们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你看别人,考了90分,你怎么考不到呢?” 我们也知道父母是望子成龙,但是,其实这是一种语言伤害。听到别人的好,我们心里肯定会有自卑,仅有的一点点自信也被浇灭了。

可是,自己想想,自己的孩子就没有优点吗? 肯定有!每个孩子的天赋和性格本来就不一样,为什么要拿我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去比?能不能多找找孩子的优点?然后帮孩子发掘自己的天赋热情,你的孩子也能变成“别人家眼中”那个优秀的孩子。如果当年的阿詹没有这么支持她的父母,不让看“不务正业”的杂书,也就没有今天耀眼的詹青云。

2、避免语言伤害,避免给孩子贴坏标签

幼儿园开家长会时,有些家长说:“我说的话他不听,就听老师的话。”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孩子提要求时,大都是带着情绪的:“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吃饭时不要乱跑,怎么就不听呢?家长经常犯的错误:唠叨,给孩子贴坏标签。

针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我们要正面引导,这样说更有用:“宝贝,吃饭要做好,不可以到处乱跑,爸爸妈妈都是坐着吃饭的,你要是乱跑,就会吃的很慢,到时候妈妈收走了,你就没有饭吃了。”

第一,给孩子定一个明确的规则;第二,告诉他自己行为的后果,后果要自己承担,我们要坚持底线,很多家长就是一直退让,孩子就知道,你是没有底线的,我怎么样都行,所以孩子当然不会听你的话。有时候让他尝试下自己的行为后果,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这也就是后果教育法。

3、接纳错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一百次说教,不如让他自己体验一次后果。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要忍住习惯性的脾气,这么想:“真好,他又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了。” 就拿孩子学会用水杯喝水这件事情来说,刚开始肯定会洒在衣服上,这时候妈妈们都会生气:“怎么又把衣服弄湿了?”

宝贝这么小,刚开始学用水杯的时候,水洒出来很正常,我们只需要正视这个事实就好了,这是一个学习过程。没关系,湿就湿吧,这次湿的面积好像少了点,不错,有进步!一两个月以后,你就会发现宝贝几乎不会把衣服弄湿了。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出息的,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很多家长就会有“育儿焦虑”,我们怕自己的孩子落后,怕他以后不够优秀。我们的焦虑有时候给孩子太多压力,让小小年纪的他们承受不该有的东西。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先满足了底层的需求,才会有更高的需求。第一层次:生理需要(吃住);第二层次:安全需要(人身安全);第三层次:社会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第四层次:尊重需要(自信);第五需要:自我实现(创造力、责任感)。

我们只有满足了前面四个层次,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我们要有幸福感,内心是富足的、安全的、被信任的,我们才能做个有出息的人,能给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愿所有孩子的童年都能被温柔以待,愿内心满满的幸福感,陪你披荆斩棘,让你无所畏惧。

今日互动话题:每天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呢?是怎么陪伴的呢?有哪些好方法?孩子在互动中表现的怎么样?欢迎留言分享。

专家解读赴美就医趋势医疗资源匮缺与文化差异成为挑战

去美国看病的中介排名大揭秘

赴美就医中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