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清洗系统

半边炕的卧室怎么装修东北习俗让人不解全家

2024-06-19 来源:橙子资讯

去过东北的朋友肯定会发现,有这样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进到主人家里,一个硕大的火炕就出现在眼前,在冬天,每到晚上,全家都会挤在这一张大火炕上睡觉,让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而遇到刚结婚的小夫妻,他们也会挤在这一张大炕上吗?不尴尬吗?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神奇的东北火炕:

去过北方的人都知道,东北这个地方最冷的天气可达到零下30多度,在以前没有室内厕所的时候,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冬天上厕所,泼水成冰的天气,在外面上厕所简直就是要了老命了。

曾有人开玩笑说,冬天在那里,要拿一根棍子才能上厕所,要一边尿一边敲,因为尿出来就结成冰了。这虽然是玩笑话,但也充分说明了东北的冷。

在室内就好的多,但如果没有取暖设施,晚上睡觉也是要命的,于是,东北的取暖“神器”火炕就要登场了。

你不了解的东北火炕——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神器”

“来,来,脱鞋上炕,暖和暖和”,每当主人家来客人,家里的男主人或者女主人都会热情的招呼客人,这在寒冷的冬天里给客人一种温暖贴切的的感觉。

但如果你是南方人,肯定会对这种做法极为不适,一上来就坐到“人家床头”,实在有点不适应,但对于东北人来说,这再正常不过了。

主人家的火炕也确实“实至名归”,大家盘腿而坐在炕上,一股暖流便从下至上传遍全身,使人温暖舒畅。

——这时候的炕就是客厅。

当到饭点吃饭时,你也不需要下炕,主人会直接摆上一张桌子,端上一碗碗热腾腾的饭菜。接下来你们会在这炕上围坐下来,享受这热腾腾的美食。

——这时候的炕便是餐厅。

等到晚上的时候,等客人散尽,主人便将桌子扯下,铺上被褥,躺在这热烘烘的暖炕上入睡。

——这时候的炕便是卧室。

由此可见,东北的炕是一个集“客厅、餐厅、卧室”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活区间,这在南方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全家老小都睡在一个炕头,不尴尬吗?尤其是刚结婚的小夫妻?其实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有全家人睡在一个炕上的情况,不过那仅限于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和爸爸妈妈挤在一个炕上也无可厚非。

当孩子年龄大了,即使没有给布置专门的炕,他们也会在炕中间拉起一个帘子隔开,这时候即使睡在一个炕上,也都有单独的休息空间,所以并不存在尴尬的问题。

当有刚结婚的小夫妻时,一家人更注意这个问题,他们会给小夫妻单独布置一个房间,砌一个新炕供他们睡觉,来避免尴尬。

所以,并非我们听说的或者电视剧上看到的那样,东北全家人都挤在一个炕上睡觉。更没有小夫妻跟全家人在一个炕上睡觉的情况。

那什么时候一家人会睡在一个炕上呢?1、在以前,睡一个炕是习俗

我们都知道,东北人以豪爽出名。在以前,东北人睡大炕,并没有很严格的居室划分,全家人都挤在一个铺炕上睡觉,而且还有明确的场地划分,从炕头排下来,老人、父母、儿孙,有着年龄辈份与主次之分。

客人来了也一样,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都没有觉得睡一个炕有什么不妥。

这种习俗,在南方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但东北人看来是很正常的事。

2、家里人都回来的时候

不久前,东北的一位阿姨就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自己家16口人一起睡大炕的视频,画面显示16口人一起睡在同一张大炕上,场面非常温馨。

视频显示,阿姨家长长的炕上,像“排萝卜”似的,他们一个挨着一个的躺在上面,每个人都盖着一床薄棉被,枕着一个小枕头,有的在睡觉,有的在玩手机,看起来其乐融融的样子,没有一点尴尬。

据阿姨介绍,原来是她的儿女们都回来了,她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五个孩子都分别成立了家庭,还有了孙子。

过年这几天,他们都回到家里团聚,所以就出现了十几口人同睡一个炕的“盛况”。

人多没地方睡,凑合一两个晚上还是可以理解的,从视频中还可以看出阿姨也很享受这种温馨的感觉。

3、条件有限的时候

要知道,炕是需要烧木柴或者煤的,漫漫寒冬,一个炕得需要大量的柴火,如果多烧一个炕,则需要更多的木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新增一个炕则需要占用更多的地方。

一些家庭条件有限,本来室内地方不大,如果再砌一个炕的活,不仅会浪费更多的木柴,还要占用更大的地方。

就像住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他们搭建好冰屋后,为了更保暖,一家人便裹着兽皮大衣挤在一起睡觉。

所以如果不是必须要分开住,那通常情况下都是“一家子人”在一个炕上睡觉,既能节省空间,节约燃料,又能舒舒服服度过漫漫寒冬,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东北火炕,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一、

火炕其实在2000年前就已经有了,刚开始的火炕是单洞的,很窄,不能容纳太多的人。

后来,人们惊奇的发现烟道可以加宽加多,这样一来,火炕就能建造的又宽又大,能让更多的人在冬天享受这份温暖。

后来,人们又发现,这东西虽然好用,可是放在屋子中间太碍事了,而且越大越碍事,太形象进出,就把炕移到了靠墙的一侧,这样又舒服又不碍事。这就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火炕。

这其中凝结着一辈辈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

韩国把火炕技术“申遗”

看过类似新闻的小伙伴都知道,韩国曾把“中国结”申遗为“韩国结”,“元宵节”换个名字申遗为“燃灯节”。也将端午节挪用了过去,并且改名为“端午祭”。

做法都是一样的,又是改个名字就去申遗的手法。

韩国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自信”,真的是看见啥都想要!

这不,烧火炕这种看似很民间的技术,竟也被韩国人看上了,2014年3月16日,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消息一出,网友们便又炸锅了,呼吁有关部门赶紧把与暖炕技术类似的火炕技术申请非遗。

面对网友的呼吁,我国负责申遗的相关工作人员倒是很淡定:国内已经有太极、24节气等很多项目都在排队申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轻重缓急,火炕技术暂不会申请非遗,我们不会跟着韩国的节奏走。

一句话尽显大国风范。

写在最后:随着城市化的进城,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大厦,用上了集中供暖,东北火炕也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家人睡一个炕的情景,也会成为我们记忆中那份温暖的回忆。

长江丛刊期刊

世界有色金属期刊

文化产业杂志官网

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