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家荡产式的育儿倾家荡产式的育儿方式就一
最近几年,参加朋友聚会,总会聊起一个话题:养孩子有多贵、多不容易。 越聊越是焦虑,有时候饭都吃不下去。 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不惜砸锅卖铁买学区房;为了孩子的成绩,暑假花费好几万元给孩子报补习班......
父母的初衷,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通过这些外在的条件,去辅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得到更好的教育,这不难理解。 但是现如今,有多少父母为了养育孩子在负重前行?而倾家荡产式的育儿方式,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未必!
01、养一个孩子,到底有多贵? 有句话形容的很贴切,“头胎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往往家长赚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孩子花钱的速度。花了,心疼;不花,又不踏实。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与其他人,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父母想尽办法让他们上最好的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或出国留学,父母就是这样,总想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
那么,在一二线城市,养一个孩子,究竟有多烧钱?我们不如来粗略算一算: 其实,从小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是漫漫烧钱路的开端。
幼儿期: 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奶粉一罐大约200元左右,刚出生的婴儿是10天一罐,后来奶粉慢慢减少外加辅食。专家建议奶粉喝到3周岁,我们暂且按一个月500元来计算,奶粉钱是1.8万元。再加上孩子其他的各种开销,比如玩具、尿布、衣服、早教、医药费等,前三年的费用至少5万。
学前期: 学费主要是保育教育费+托管费,去普通幼儿园一个月托管费最少1000元左右,饭费200元左右,其它杂费100元左右,每个月至少1300元左右,三年36个月,总共4.68万元;如果再报其他兴趣班,比如学个小主持人、画画、跳舞、跆拳道等费用,至少1万左右/年;另外,孩子的日用+衣服:1万元/年。三年下来,合计10.68万。
小学和初中: 虽然现在实行9年义务教育,可花的钱一点都没少,光是培训费和择校费就要了一个普通家庭的老命。据说现在片外生要想进校门至少需要交2万/人,还要交学费、书本费、托管费、杂费等各种费用,一年按照2000元来算,九年就是1.8万元。另外,为了让孩子上重点中学,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费用更多,一学期至少1~1.5万。
衣服和生活费,每月按平均最少500元左右来算,九年下来,总共5.4万元。还有其他电子产品等费用,合计下来最起码20万。
高中: 其实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不仅在学校质量上有差别,在学费上也有所差异。如果是公办重点高中,每学期学费一般1000元左右,住宿费200~600元/学期,生活费、衣服、日常开销约2000元/月,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大学,为了和同龄的孩子不要拉开差距,各种培训班的支出,普通级别的每月3000元左右,甚至更贵,约2年。合计15万左右。
大学: 一般大学四年的学费大约2万元左右,杂费、生活费一个月1500元左右,加上回家和旅游的费用,四年3万元左右,合计12万左右。
如果有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由于有一年在国外合作大学学习,则费用还要另外再多出2万元左右。 至于考研和留学,看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本科之后还要继续深造,那么也得准备10~80万元,以供孩子在国内读研究生或留学。
以上只是粗略估计,具体还需根据当地情况和对子女的重视程度自行来计算。
这样看来,在中国,养大一个孩子,粗略估计至少需要100万。有很多家庭不敢生二胎,不是生不起,而是养不起。 虽然现在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但家里没几个钱的话,谁敢随便养?
网上有一个热帖说:“我发现我养的不是女儿,我养的是碎钞机......”
02、中国式育儿有一大特色:家长拼命赚,孩子拼命花。 可是,倾家荡产式的育儿方式,却不一定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甚至会毁掉一个家庭。 成都有一位年近60的父亲,在微博上怒斥女儿骗走了他320万。
当初他送女儿上最好的私立学校,女儿提出想去加拿大留学,他毫不犹豫拿出了毕生积蓄300多万送她出国,说好每年给她30万,不够再加。 可女儿出国仅1周,就把他的银行卡盗走了。取光了所有的钱,不但没去学校报到,而且还和男朋友吃喝玩乐,买奢侈品炫耀。
父亲劝女儿回头,好好完成学业,可女儿依旧我行我素,还把父亲的微信和微博全部拉黑,铁了心和他断绝父女关系。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可是这个小棉袄却是黑心棉的,让父亲寒心。
可是归根结底,孩子所犯下的错,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因对女儿太过溺爱了。前段时间,更看到一条毁三观的新闻:
48岁“啃老海归”宅家7年,80岁老母亲患尿毒症身心俱疲状告儿子。 新闻中的上海丁阿婆今年82岁高龄,老伴已经离世。本是颐享天年的年纪,她却整日为儿子忧心忡忡。
丁阿婆的大儿子大卫今年48岁,拥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从小就是母亲的骄傲,但他2012年毕业回国后,就没有再工作过。 看着大儿子整日浑浑噩噩,左思右想下,丁阿婆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状告大儿子不承担赡养义务。
丁阿婆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当法院通知大卫参与诉前调解的时候,他仍然拒绝跨出家门。 并且将矛头直指自己的老母亲:都怪你,在我小时候事事包办,什么都给我弄现成的,让我对你们太依赖,是你的溺爱毁了我。
从他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对母亲充满了怨恨,觉得正是因为遇上了这样的母亲,才害得自己生存能力差,不能好好地适应社会,事业停滞不前,浑浑噩噩。
仔细回顾这些例子,你会发现,这些经历中都有一个有求必应的父母。父母过度地付出,只会养出一个又一个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03 、富养,正在一点点“毁掉”你的孩子 前两年还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深圳的小学生,就因为妈妈不拿钱给他玩王者荣耀,便离家出走,被警察找到之后,拒不承认妈妈,要和妈妈断绝母子关系。 “你给我钱玩王者荣耀都不行,你算什么亲妈啊?”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曾说过:“这是一个全民富二代的时代。我们指责富二代的行为失当,但是其实,我们都是富二代的践行者。”
所谓“全民富二代”,就是说我们明明不是富人,却以富二代的物质标准满足孩子的要求,卯足劲地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印钞机。 结果就是,非但没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还毁掉了孩子的一生,甚至整个家庭。
04、给孩子最好的爱,绝不是砸钱那么简单 在中国父母的思维里,再穷不能穷孩子,孩子想要的东西轻而易举就会得到,无形之中,他会把你的付出变成理所当然。
如今,虽然我们不需要刻意让孩子吃苦,但金钱观的教育还是必不可少。 首先,孩子的生活标准不能比父母标准高。 在中国的家庭里,经常看到一个现象:普通人家的孩子,活得像富二代。
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在向孩子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你的地位超过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特别重要。
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不如定期让家里人列出自己想买的东西和愿望,一起讨论如何慢慢达成。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需要都应该被尊重,不是只有小孩子才特别重要。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关爱与教导并驾齐驱,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孩子懂得,每一个人的需要都值得平等对待。
其次,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哭穷。 人们常说的一个词叫做“稀缺心态”,说的就是你越缺失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 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谈钱,只会让孩子对钱特别敏感。“稀缺”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金钱崇拜”。观察身边的朋友,或许你就会发现这一现象。
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说:“我们家没钱,只能靠你努力学习以后赚钱。” 、“不要和人家比,人家有钱,咱家买不起。”......
时间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慢慢产生一种心理:我们家很穷,我不如别人,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产生负罪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家庭的拖累。 穷养孩子,并非是为了向他抱怨贫穷,也不该抱怨贫穷,但应该让他知道贫穷,这是为了让他明白生活的艰辛,明白你为了让他生活得更好的努力,让他懂得感恩与尊重。
俗话说的好,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决定他的世界是什么模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缺失,毕竟人这辈子,再怎么优秀,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再者,懂得放手,让孩子自食其力。
所以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就是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谎言。倾家荡产育儿,非但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还有可能毁掉孩子的后半生,“毁掉”整个家庭。
- 2025-05-13晋中可以养什么狗晋中市太谷区文明养犬从我
- 2025-05-13城市养的狗和乡下养的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
- 2025-05-13领养猫咪相关法律今日论语丨让流浪猫收养有
- 2025-05-13烟台养狗狗证民意通烟台狗证需要到居住地派
- 2025-05-13温柔点养猫人深山游客与养猫者
- 2025-05-13养狗为什么要养狗证m汪星人戳这里了解养犬
- 2025-05-13描述农村养狗农村家家户户为何都喜欢养狗
- 2025-05-13这个社会到底应不应该养狗应该养狗还是不应
- 2025-05-13绣球花怎么养猫准备养猫的新手看过来看过来
- 2025-05-06河东区家装装修推荐公司天津哪家装修公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