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岸本筑家装修公司带着咖啡去旅行

2024-07-22 来源:橙子资讯

大 自 然 就 是 艺 术,适 时 停 下 来 营 造 随 时 喝 咖 啡 的 生 活。

穿过长长的森林,曲靖普城村就在眼前了,我与朋友一路上穿过了蓝莓园,风车,像极了菊次郎的夏天,云南真美!大自然赋予的景色让人很幸福。

音响里放着岸本真明的《Time travel》,有力的吉他声,合着蝉鸣,虫子和蚂蚁造访了在森林野餐的我们,我们吃着树上刚摘下来的果子。你以为这是在国外的生活场景中才能有的景致,如今,现在大家对自然的理解和需求越来越多,以前向往国际都市的这波人,现在大家都开始往森林里走。树随着风与光一浪一浪地在自然里行走,看着如此唯美的画面:“此时此景,要是有杯咖啡就完美了。”

我从背篓里拿出旅行手冲套装,同去野餐的伙伴,将水倒入铁壶,点上火,火苗与铁壶在热恋,低沉的声音让水蒸气开始升腾。豆子清脆的声音倒入手磨的器具里,“咯吱咯吱”咖啡豆开始与金属的刀片磨合,把磨好的粉放在滤杯上,均速的水线将咖啡打湿。当咖啡的香气弥漫在森林的时候,朋友感动地说道:“我们的村子第一次飘出了咖啡香。”

我一直是野外旅行的爱好者,只不过不同于过去传统的徒步、登山,现在加入了咖啡的元素,让旅行增色了不少,在我看来,将咖啡搬进大自然中,取之于大自然,用之于大自然,食之于大自然,继承和传递了对土地的热爱,与自然和平依存。

和我一同来的老师分享了他对咖啡的解读,他说咖啡是能让人温暖的饮品,早年前,他前往首尔旅行,冬天非常冷的街道,随处可见卖咖啡的小档口,冷风一过,寒冷刺骨。这时候,一杯黄金曼特宁是让他觉得这个城市很温暖的桥梁。咖啡在它身体的香气里藏有一条暗语,苦与甜,总是与众不同,如果,能相逢一只恰如其分的杯子,咖啡的味道,会更加意味深长。

将 咖 啡 搬 进 大 自 然 中,取 之 于 大 自 然,用 之 于 大 自 然,食 之 于 大 自 然,继 承 和 传 递 了 对 土 地 的 热 爱,与 自 然 和 平 依 存。

咖啡可以跟很多场景混搭,国际的大都市或是很土的老房子抑或是百年的博物馆,咖啡在不同的场景里,都能够包容和出彩。在石屏的玉屏书院,从回廊一直往前走,清代建筑结构的泊屋顶,万字窗花,博物馆馆长介绍说,这是一栋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也是石屏博物馆,而在这样的老宅里,他们做了与咖啡的跨界搭配,在经营中,为了保护老建筑,他们舍弃了时尚的装修,让空间保持原来的样子。而我们觉得,反而这样,博物馆更具时尚感,更贴近老建筑本身的气质。

老 建 筑 不 仅 应 反 映 原 有 文 化 的 延 续,也 应 尊 重 现 代 居 民 的 生 活 方 式 和 品 质。

无论是热衷在森林里喝杯咖啡,还是在百年老宅里享受静谧的时光,咖啡的出现,让生活多了好多的乐趣,我想,当我们端起杯子,喝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杯咖啡,其中还包含着历史、人文、美学,希望能给大家一种更有文艺内涵的味道,传递一种美学生活。尤其是老建筑里开咖啡馆,可以让老房子重新焕发生机。而让老建筑“变”咖啡馆,关键在于商业化的“度”。老建筑不仅应反映原有文化的延续,也应尊重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品质。以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形态为基础,促进文明的融合和现代化的发展,才是对“城市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最好解读。

《带着咖啡去旅行》

作者:BLL

摄影:BLL-苏小苏

原文刊载《普洱咖啡》杂志

2020年秋季刊

编辑:张子潇

工程技术期刊

电脑校园杂志官网

中华传奇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