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健康频道

赵亚男旅游新时代奋斗者陈松海把荒山变成聚

2024-07-22 来源:橙子资讯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大户陈家村,位于烟台招远市区西南18公里处,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村庄。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1983年,26岁的陈松海成为村党支部书记。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全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孩子中、高考升学的有奖励,过年过节给村民发福利上百万。村民们说:“我们村没有富豪,也没有穷人。”

在陈松海的办公室门前,至今还停着一辆当年开发汪家沟区时购买的电瓶车,几年的颠簸和日晒雨淋已经让它破败不堪。那是在2013年,大户陈家村成立了农林专业合作社,在陈松海的带领下,各项农林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当时,汪家沟区全是荒山土坡,汽车根本无法在那片山坡上行驶,陈松海只能每天骑着电动车往返于山上和办公室。由于坡陡路远,电动车总是没到办公室就没电了,60岁的陈松海只能每天推车返回……现在,放眼望去,荒山土坡已成为一片片整齐的果园,十万果树如十万雄兵扎根这原本贫瘠的山头,4米宽的水泥路通到每块地头上。春暖花开,芳香满山,比满山花开更美的是致富增收群众脸上的笑容,陈松海和乡亲们勠力同心把荒山荒坡变成了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聚宝盆”。

一万多亩果园离不开水的滋润。为解决灌溉问题,陈松海带领村里的群众修建了一座储水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的水库。万事开头难,水库刚开工,各种不利因素接踵而至。一次,陈松海忙完村里的事急火火的往现场赶,脚下一急,车子翻倒在树林里,陈松海顿时昏迷过去。不知过了多久才苏醒过来,他摸出手机给儿子打了电话,再三嘱咐儿子千万不要声张。他说现在项目刚开始建设,大家知道我受伤了一定会人心不稳,不能因为我影响工作进度……幸好,他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肋骨钻心的疼。第二天,他又像没事人一样出现在指挥一线了。

2020年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在济南参加省人代会的陈松海突感不适被紧急送医,经诊断为心肌梗塞突发。操劳了一生的陈松海有点扛不住了,多年的辛劳不知何时已在他身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术后,他不顾关心他的同志们劝阻,又投入到了繁重的工作之中。因未得到妥善休养,复查时愈后情况很差,不得已又进行了二次手术。而就在他出院返招的当天,就连夜召集村两委成员召开班子会议直到深夜。第二天直到深夜一大早,他又走进了正在建设当中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徐家汇的工地现场。他说他哪有什么高风亮节,只是对村里和乡亲们的事放心不下。

多年的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大户陈家村由一个小山村、一家民办油漆企业起步,如今已拥有辖5家企业的三联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大户庄园和南海林苑两个农业品牌,年上缴税收900万元,先后获得“山东省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绿化先进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陈松海个人也先后获评山东省劳动模范、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等荣誉称号。

大户陈家村有一株古槐,村里人说这是先人们建村时植下的,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风雨却仍郁郁葱葱、根深叶茂。老书记陈松海不正如这棵古槐一般,扎根生养自己的故土,四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人的承诺。他和父老乡亲们一起,将一个贫瘠的乡村发展成为经济实力雄厚、村风文明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把这里的农业做成可持续、可传承的产业,让老百姓在生养自己的故土上过上了共同富裕的好日子。

YMG记者 殷新 通讯员 赵亚男 王招玲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马跃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体育视野杂志社

东西南北杂志

中外企业家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