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大全

曾仕强谈养狗会变狗佛说的中道与儒家提倡的

2024-11-14 来源:橙子资讯

佛说的中道与儒家提倡的的中庸有区别吗?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

《曾仕强讲座《中道的智慧》完整版全集,国学爱好者免费获取》(视频获取方法也很简单在文章末尾就可以看到)

有区别,但本质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论语·庸也》中庸之道,可以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也可以用于养生,比如月牙山人讲中庸,“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那我就讲落地,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与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比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在一个度里还是可以修炼的。 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天人合一例子:坐船向下游行驶。一个人打伞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袄。

天人不合一例子: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结合如果?可想而知。天也代表环境或他人如:夫妻恩爱,团队精神,山间小屋,人养狗、狗护主。都是天人合一的例子。 原来儒家也是在告诉我们顺应自然,不要和自然法则对抗,好好生活不要瞎折腾,不要另立标杆想着搞个大新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真正的佛法,不是迷信,不是信仰,而是宇宙万法的真理实相。诸佛出世,开示悟入众生佛之知见,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说中道太片面, 不是究竟了义。漏在次第上。佛教真谛是,非空非有非中道,即空即有即中道,现空现有现中道。只说一个中道,肯定是有问题的。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天地人,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三个物体。这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后与地合二为一。活着的人与天相互影响、相互斗争,活的好的人与天合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到底如何与天相处,圣人云:顺势而为。无为而治。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 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第二十二章》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仲尼

大道至简,真理至易,佛法也就这么简单,就看会不会用心!万法平等吗?万法不平等吗?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佛和众生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一个东西变来变去。 这就彻法底源,所以佛讲:“无法可说!”

还说什么呢?都是一个东西变来的,法尔如是。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十法不是哪亿法, 这是绝待的平等,而不是对待的平等,佛法讲不二法门,有对待就有二,有二就不究竟,就有漏。

圆人前七种方便法都是有为法,都是有漏法:人道的三皈五戒漏在天道的十善业之外, 天道的十善业漏在阿罗汉的苦集灭道之外, 阿罗汉的苦集灭道漏在辟支佛的十二因缘之外, 辟支佛的十二因缘漏在藏教菩萨有形有相的方便菩提之外, 藏教菩萨有形有相的方便菩提漏在通教菩萨破相见空性之外, 通教菩萨的破相见空性漏在别教菩萨的六度万行“次第如来藏”之外, 别教菩萨的六度万行“次第如来藏”漏在圆教菩萨圆融圆满圆通的“一心三藏”之外。 “一心三藏”,才彻法底源,真正的无漏,如来真实义! 是故文殊菩萨于《楞严经》云:“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获取方式:1,右上角点击关注:2,评论区留言或转发一下3,最下面,旁边的收藏,小手点击一下,进入下一步;4,私信回复:“中道” (私信不要多字,不要少字,不要错字 ,右上角有私信功能,在关注的上方位置 )(本文仅个人观点,如有不用之观点可在评论区讨论,不妥之处尽情谅解)

大众投资指南官网

新丝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社会科学杂志官网

现代盐化工网站

明日风尚杂志

智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