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3种常见途径
2023-09-06
来源:悦维资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3种常见途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很多感染途径,例如咽鼓管途径,血行感染,在儿童中也很常见,在化脓前期会出现高热的症状,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消炎治疗,避免出现化脓的现象。
一、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
1)咽鼓管途径,此径路感染最为常见。如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时,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充血、肿胀、机能障碍,致病菌乘机侵入鼓室而引起。
2)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或手术时鼓膜破裂,致病菌由外耳道经鼓膜穿孔侵入鼓室。
3)血行感染,在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时,病菌由血液循环可感染到中耳,但很少见。
二、 临床表现
(一)咽鼓管阻塞期
鼓膜内陷,出现低调耳鸣,轻度传音性耳聋,小儿不能述说,但感耳内不适,影响正常玩耍,锤骨柄充血,突出,而位置较水平,短突翘起明显似骨刺,早期鼓室内有渗液,通过鼓膜偶可见到气泡或液平面,此期常被病人认为是感冒。
(二)化脓前期
鼓膜呈辐射状向心性充血,锤骨柄变成红色棒状,继之松弛部红肿外凸,很快整个鼓膜变红凸起,此期小儿出现高热,惊厥,摇头抓耳,哭闹不安,常有腹泻,呕吐,常被误诊为胃肠疾病,成人有明显耳鸣,耳聋和剧烈耳痛,发热达38~40℃,此期如积极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还可逐渐平复,否则即进入化脓阶段。
(三)化脓期
鼓室大量蓄脓,鼓膜极度外凸膨隆,锤骨形消失,有跳动性耳鸣,严重耳聋,剧烈耳痛,可放射到上颌牙齿和颞顶部,外耳道口后壁麦氏三角即乳突窦区明显压痛,小儿高热,拒食躁动,出现面色灰白等中毒现象。
(四)消散期
感染4~5天后,鼓膜中心黄变坏死,最后穿破流脓,初为浆液,后为粘脓和纯脓,穿孔由中央小孔变成肾形大穿孔,一旦穿破流脓,除耳鸣,耳聋外,一切症状顿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小儿可以吃乳入睡,成人可得正常工作。
- 上一篇:体质差易感冒怎么办呢
- 下一篇:舌苔厚黄怎么治疗 五大方法治愈舌苔厚黄
相关文章
- 2025-11-05饶平柘林旅游生态振兴潮州排头兵饶平柘林建
- 2025-11-05旅游故障含义旅游大巴故障致50多名乘客滞
- 2025-11-05旅游地产代理公司四海云游旅游加盟代理怎样
- 2025-11-05珲春旅游包车第十四集珲春防川旅游攻略旅游
- 2025-11-05广州一日游旅游团价格广州体育中心一日游
- 2025-11-05浙江旅游亲子乐园攻略2天1晚亲子游太舒服
- 2025-11-05上海旅游集散二日游春节黄金周上海旅游集散
- 2025-11-05旅游安全信息凯里州市两级气象文旅联合开展
- 2025-11-05双丰旅游龙川县铁场镇双丰村霍山山火被扑灭
- 2025-10-2820个厨房生活小窍门50条厨房小窍门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