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什么羊的明星梆子花旦侯俊山
党 宁
侯俊山(1853—1935),名达,字喜麟,万全东红庙村人。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梆子花旦,其演技卓绝,曾进宫为慈禧和光绪帝献艺,入选升平署教习,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优秀表演艺术家。
侯俊山自幼喜爱戏曲,9岁即入山西太原喜字科班学唱梆子花旦兼习武生,不仅旦行,而且红、黑、生、丑均臻于上乘。他13岁就上台扛了正梁,由此得艺名“十三旦”。
同治九年(1870年)17岁的侯俊山入京搭瑞胜和班。瑞胜和班是当时为宫廷演出的八大外戏班之一。侯俊山首次在庆和园登台演出《打金枝》便一炮打红,之后专演梆子花旦,在京城一唱就是五年。光绪元年,他在京城福寿堂演出《回荆州》、《辛安驿》、《紫霞宫》、《大劈棺》、《英杰烈》等剧目,以扮相俊美,唱念做打俱佳见长,因侯的音调属于晋腔直隶梆子之间的口梆子,嗓音清脆,韵味悠扬,比起当时的“天明亮”、“盖陕西”等的纯粹晋腔易懂,因此极受观众赞赏,时人赞叹“侯跷功极好,走碎步疾而不紊,可与皮簧班名伶三宝媲美”,一时名震京都,被誉为“京伶八杰”之一。
侯俊山在艺术上以做工见长,表演生动、细腻、传神,并善以高难度动作刻划人物性格。1942年出版的第212期《立言画刊》《记秦腔名伶之技术之二》一文中这样描写侯在扮演九花娘时“如蝴蝶飞翻于花上,每演至此,任是多么稳重的人,亦得不自由地会叫起好来。最后败走,亦是从椅子上越过高桌而下,还要做一个翻身亮相。这一场始终不落地,为一切戏中特别打法,还不见第二个人这样演过”,足见其演艺之高超。此外,侯俊山在演《大劈棺》田氏劈棺一场,演《双合印》水牢搭救公子一场,均施展舞台绝技,当时没有任何人能超得过他。
光绪初年,侯又入宝胜和班(后改太平和班),始终演头牌角色,当时中路梆子班限制极严,从不准反串角色,但只有侯俊山反串武生是例外,他反串的武生戏中,最出名的有《八大锤》、《伐子都》、《双合印》、《花田错》、《大劈棺》、《风仪亭》等戏。特别是《八大锤》是侯俊山以七百金的“高额学费”向当时著名的武生徐小香学来的,侯俊山在戏中身段、枪花、武功均无与伦比。当时的剧评家补厂在《立言画刊》中对侯演出《伐子都》有这样的评价“我看此戏,以在万全县署的堂会中,看得最真切。在张垣,在北京,都看过,而以在万全最卖力。有人说,这一场,他坐的是一把特制的椅子,有横衬比常椅高,可以借力。后来注意,亦是普通椅子,并无所谓特制。”可见侯俊山的功夫不是常人可比的。据说,侯在反串《伐子都》时,吸引了众多女粉丝,演出时,她们不仅齐赞侯所扮演的富贵英雄美丈夫,而且等戏结束都纷纷簇拥到台前争睹他的风采。侯俊山在舞台艺术上富于创新,他在《秦十三》一戏中扮演二郎,竟然骑着真马上台,成为当时剧坛一大奇闻。
后来,侯俊山又入全胜和、元顺和等班社,曾经五次到上海演出,当时的百代公司还给他专门灌制了唱片。他还多次到天津演出,受到观众的极大赞扬。光绪中叶,侯俊山从北京返回张家口,当时正值担任察哈尔协领的景介臣在下堡南门处建起翠峰园(俗称旧园),侯俊山即组成戏班,并亲任班主,在这里唱戏。当时张家口的戏园共三处,三处园馆以旧园为最红。在张家口建立园馆前,演的大多是文戏,而武戏很少,等到侯俊山领班后不久,首先添演武戏,使张垣的戏风为之一变。
光绪十年(1884年),侯俊山被遴选为“内廷供奉”,出入宫廷为帝后献艺,成为“御戏子”。但是,伶人入宫唱戏非同小可,特别是给慈禧唱戏,更是提心吊胆。唱得好,慈禧一声口谕便能得到很多赏钱,唱不好,哪怕是某一角唱作欠佳,嗓音失润,喜爱戏曲的慈禧不仅大光其火,赏赐全无,甚至有受责罚的危险。比如侯俊山在宫廷里演《玉堂春》一剧,时有一句唱:“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慈禧一听大怒,立即命令停戏,并要责罚演员,经李莲英再三解释和讲清,才得以幸免。原来慈禧太后属羊,故而将“羊”列为宫廷的讳字,不仅戏中不许带“羊”字,就连剧名中有“羊”字的剧目也禁止在宫廷演出。这之后,侯俊山再唱《玉堂春》,便将那句唱词改为“我好比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侯俊山在宫廷唱戏,因扮相俊美,尽管嗓音不甚圆润,但口齿有力,感情充沛,因而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赏识,深得慈禧的宠爱,有记载“皇太后万寿日(十月初十日)侯衣仙女衣在德和园台上,进奉真桃一盘,赏赐甚厚。”慈禧太后不仅赏给他戏装,还赐他黄马褂封赏六品顶戴,民间还有慈禧认侯为“御儿”,赐字喜麟的说法,足见侯在宫廷里的影响。
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又被选入升平署外学,负责进宫授艺。侯俊山出身科班,同时来自民间艺术十分丰富的张家口农村。所以他不仅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擅于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丰富戏曲的表演艺术。他首创而唱红的歌舞小戏《小放牛》就取材于晋北、冀北一带的民间小曲和歌舞,而《花田错》中的搓麻绳,《采花赶府》中的采花,则取自乡下的劳动生活,经他艺术加工提炼而成。侯俊山的表演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平民百姓们喜欢爱看,而且受到帝后及王公大臣们的交口称赞,清大学士徐桐麟曾赞誉他说:“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
辞退教习后,侯又回到了张家口。光绪帝感于他的精湛技艺,特地赐给他一丈二尺长的黄绢,上书楷书小字,对侯在艺术上的成就给予极高评价。为了表彰侯俊山为察哈尔争得了荣誉,察哈尔都统署特给他在张家口下堡行宫巷建造了一处宅院,此宅门口蹲踞两块硕大的下马石。下马石的后面各刻有一出戏,工艺精湛,据说是专请来的京师名匠所刻。建宅的次年,都统署又在玉带桥附近为侯俊山建立了一座牌坊,上书“花堂春永”四字,以资褒奖。
宣统元年(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庆丰茶园”亦同期落成。落成典礼上,茶园特邀侯俊山和元元红郭宝臣前来唱戏助兴,头天的《坐楼杀惜》轰动了张家口,市民不惜以一块银元的昂贵票价前来观看十三旦的演出。当时侯俊山已经56岁,但舞台风采依旧。
侯俊山的花旦和武生表演艺术对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他还将板胡引入北路梆子,促进了北路梆子伴奏音乐的改革,在中国戏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 2025-04-2596平米客厅简单装修96简约梦想家温馨惬
- 2025-04-257米长客厅餐厅装修小户型餐厅装修秘诀10
- 2025-04-25客厅不留门套怎么装修不要踢脚线也不要门套
- 2025-04-23成年影院酒店风装修客厅中式装修配中式影院
- 2025-04-23不带大梁的客厅装修客厅少砌一堵墙完工后恍
- 2025-04-23凯旋湾客厅酒柜如何装修90后小夫妻花15
- 2025-04-23碧桂园装修260客厅碧桂园260平米复古
- 2025-04-23106平米客厅装修设计她在小区圈粉无数仅
- 2025-04-23极简轻奢的客厅影视墙装修20款轻奢风电视
- 2025-04-23个人装修客厅水晶灯小夫妻60平复式楼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