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适销对路

木头絮能养花吗关于杨絮治理的思考植树请选

2025-02-18 来源:橙子资讯

□刘中山

每年四五月间,漫天飞絮从天而降,弥散于城镇和乡村,庭院和田野,导致人们皮肤过敏、呼吸道感染,形成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突发事件,困扰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杨絮俨然已经成为社会公害。

砍伐杨树似乎成为治理杨絮的重要手段。许多地方干脆对杨树采取“一刀切”的措施,不是动员和强制群众采伐杨树,就是禁止群众种植杨树。

其实,杨树为改善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立下了汗马功劳。杨树是栽培面积广大,速生丰产、管理简单、用途广泛的树种之一。同时,杨树也和柳树一样,生态效益很好。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片面地对杨柳实行“一刀切”,实际上是“因噎废食”。到时候飞絮是没有了,可因此造成的木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也是很可怕的。

杨絮之所以暴发,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推广的杨树品种大多为雌性,雌性杨树达到性成熟期,便会飞絮;二是性成熟期的雌性杨树,数量达到了峰值。

杨树属雌雄异株乔木,即常说的有“公”树、“母”树之分,杨柳雌株结种子并通过絮状物携带随风传播,寻找适宜地点繁殖,杨柳雄株不结种子不产生飞絮。飞絮是杨柳雌株达到性成熟阶段经过天然授粉、发育成熟随种子一起飘落的絮状物。

据调查,近些年来杨絮暴发,主要原因是先前一直推广栽植的杨树品种95%以上为雌性品种,且80%以上达到了性成熟期。同时,由于四五月份天气干燥,城市建筑物增多、局部小环境破坏等原因,造成外部环境对杨絮的承载能力下降。

2000年至2010年,是广大平原地区杨树飞速发展的十年。2010年以后,由于受杨树市场价格暴跌和杨絮困扰的双重影响,很多地方就很少栽植杨树了。可是,随着杨树的逐渐减少,人们在承受飞絮污染的同时,又开始面临杨树木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影响。

尤其是天然林禁伐之后,我国的木材产量锐减。现在我国只能依靠大量进口或者用其他物资如钢材、水泥等替代,木材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之一。

解决杨絮污染和杨树产业及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主要途径之一是发展无絮杨即雄性杨树,就是用杨树雄性品种苗木造林,逐步取代现有雌性品种,从而解决杨絮污染问题。

对已经长大的成年杨树,可以在开花期间通过辨别、做好标记进行登记造册,然后做出分期分批更新换代计划,用无飞絮品种逐步取代飞絮品种;对于适宜发展杨树的宜林地、采伐迹地等需要新发展的造林地,可以推广无絮杨树苗木造林。

推广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无絮杨的示范推广,让广大农民朋友逐渐认识到无絮杨更具有生长优势,效益更高;第二步,对育苗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补贴,加大无絮杨苗木培育力度,保障苗木市场供应;第三步,净化杨树苗木市场,政府可采取指定无絮杨定点采购单位、加强林政执法检查等措施,让无絮杨苗木成为市场主流品种。

阳春三月,植树季节,是从源头上治理飞絮的黄金季节,每个人的植树行为都关系到治理杨柳飞絮的效果。倡议广大干部群众从我做起,在植树时选用无絮苗木。(作者系周口市无絮杨柳协会负责人)

编辑:王向前

品牌研究杂志官网

住宅产业期刊

农村百事通官网